4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1.ppt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Chapter Four Marine and Terrestrial Water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Section 1 Cycle And Balance of the Earths Water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为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它的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地球上的水有97%以上在海洋中。陆地水虽然相对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Section 2 Ocean Origins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eawater 一、海洋的起源     地壳下界的莫霍面附近温度普遍高达500C,水不断从地壳下部向上“泵出”,于是发生含水超基岩的脱蛇纹石化过程,蛇纹岩中的结合水在550~C温度下上升到地表,成为大洋水的重要来源。 二、世界大洋及其区分 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 三、海及其分类 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了陆地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根据海与大洋分离情况等地理标志,海的类型: (1)内海: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海域。 (2)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形式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3)外海:虽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泛联系的海。 (4)岛间海:大洋中由一系列岛屿所环绕的水域。 (4)海水的性质 化学成分:盐度,氯度; 物理性质:温度,密度,透明度。 海水透明度以直径30cm的白圆盘投入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Section 3 Seawater Movement 一、潮汐与潮流 (一)潮汐现象与引潮力 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称为潮汐。海面升高,海水涌上海岸,叫涨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叫落潮。 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高潮与低潮的高差,即是潮差。潮差是以朔望月为周期变化的。潮差最大时,叫大潮,潮差最小时叫小潮。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差使海面发生升降,此力称为引潮力。引潮力是在地球朝向月球和太阳的一面和背向的一面同时发生的。朝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称顺潮,背向月球和太阳一面的潮汐,称对潮。 (二)潮流( Tides ) Tides are the rising of Earths ocean surface caused by the tidal forces of the Moon and the Sun acting on the oceans. 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 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若以潮流流向变化分类,则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流向在半日或一日内旋转360度的 ,叫做回转流;近岸海峡和海湾,潮流因受地形限制,流向主要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变化的,叫做往复流。 涨潮时流向海岸的潮流可叫做涨潮流,落潮时离开海岸的潮流可叫做落潮流。 喇叭形海湾或河口湾可以激起怒潮,我国的钱塘江口、亚洲的波斯湾(阿拉伯湾)、南美的麦哲伦海峡和北美的芬地湾都是以潮高著名的。前两者潮高可达10m,后两者可达到或超过20m。 二、海洋中的波浪 (一)波浪及其类型 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四个要素。 在强制波中,吹过海面的风会引起水体向前运动,因而,靠近水面的水分子的轨迹不成正圆形。 风的这种效应使向前一半轨迹上水分子的速度加大,向后一半轨迹上速度减小,出现波峰前部陡峻而后部缓平的不对称形状。风力强大时,波峰前面还可能向内凹进,在重力影响下向下坠落,形成碎波。 洋面上局部风力引起的波浪,多为单一风向占优势的波浪;但是波长和波高不同,从不同方向同时传来的波浪也常见。 以上所述只是海水具有一定深度时的情况。波浪进入浅水,波底最终将和海底接触。这时水分子的垂直运动受到限制,轨道变为椭圆形。椭圆度以在海底为最大,而由海底向上减小。愈向海岸水愈浅,波浪能量除了与海底摩擦而消耗的部分以外,都集中到了更小的水体中,这就必然引起波长的缩短和波高的增大. 由于海底的摩擦,波峰上水分子的前进速度大大超过波谷中水分子的后退速度,波峰前部就倾倒而产生破浪和激岸浪。 波浪按成因可分为:由风的作用而产生的“风浪”;因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海啸”;引潮

文档评论(0)

wendang_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