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一历史课件:《专题一 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人民版必修1) .ppt

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一历史课件:《专题一 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人民版必修1) .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一历史课件:《专题一 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人民版必修1)

议一议 *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思考—— *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不同 地位 职权 对皇权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 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所属国体不同)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延伸拓展—— *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性质。比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比如总统制、议会制等。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巩固练习—— 1.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B、唐代的三省制 C、元代的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2.【2009年苏锡常镇二调】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4.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秘书便是内阁大学士。太祖、成祖时代,皇帝自己处决事情,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大学士自然只如一秘书。后来皇帝年轻不懂事,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而且皇帝因于自己不懂事,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内外一应章奏,现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他们意见,附贴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在由皇帝细阅决定,这在当时叫做“条旨”,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又称“票拟”,是说用一个小条子(即票)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自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亦称“朱批”。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 ①参与处理国政(秘书、票拟) * 自宪宗成化 以后,到熹宗天启,前后一百六十七年,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呈与皇帝。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甚至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然而先生见不到学生面,大学士照政制论,是无法主持政令的。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他才能舒展抱负,来策动当时的政事。但当时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说他不像前朝宰相,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不该弄权专政。这批评实在也不错。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并不须听命于内阁。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四讲 ②受司礼监(太监)牵制 ③无实权(指挥不动六部百司) * 返回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说“有明(明代)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这一观点基本正确。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说“有明(明代)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这一观点基本正确。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①废丞相,君主专制更强化; ②宦官专权; ③内阁无实权(内阁与六部矛盾) * 二、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 ⑴设立的时间、原因: ⑵职能(演变) : ⑶军机处的特点: ⑷军机处的评价(作用): * 清初统治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 二、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为用兵西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