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奇妙对联14287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梳理探究---奇妙对联14287

*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 *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 2、学会对简单的对联。 满腹才华迎高考 一腔热血报国家 * 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上下联要求字数相同。 2、词性相对。对仗要工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十年磨剑显身手 六月挥毫惊世人 * 吃三碗稀粥。 穿一双破鞋。 对联特点 3、意境相合。上下联意境要完美和谐。如: A、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 B、扫千年旧习, C、扫千年旧习, × × 莘莘学子齐努力 济济英才共登高 又:一代园丁乐,千年学子悲。 × * 对联特点 4、节奏和谐。 ①、节奏相同。 如 上联:扫∕千年∕旧习, 下联:树∕一代∕新风。 树沐阳光欣致富 花承雨露庆发家 树立∕全新∕风。 × * 对联特点 4、节奏和谐。 ②、平仄相对。(高考不作要求) ③、末字上仄下平。(上联末字应为仄声字,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字。)(平声:第一第二声。仄声:第三第四声。) 九州瑞气迎春到 四海祥云降福来 * 对联特点 注意:1、上下联一般不出现相同的字词,即上联出现的字下联一般不能再出现。 2、上联中有相同的字词,下联中相对应的地方也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相同的字词。 3、避免“合掌”,即上下联意思一模一样。 如:扫千年旧习,除万载陈俗。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 * 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对联的基本要求 :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 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 * 对联常识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 从上写到下, 必须字字对称。 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 下联在左边, 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准。 对联书写和张贴的要求 * 喜滋滋迎新春 笑盈盈辞旧岁 喜滋滋迎新春 笑盈盈辞旧岁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 * 探求对联拟写方法 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既“对”又“联”。所谓“对”,就是结构上的彼此对应;所谓“联”,就是内容上的互为关联。因此拟写对联, 首先要分析“出句”特点:如2004年全国卷(江西、河南、河北等地)上联“扫千年旧习”,一从结构看,是动宾短语;二从词性看,“扫”是动词,“千”是数词,“年”是名词,“旧”是形容词,“习”是名词;三从意义看,是表达在新春到来时的愿望;四从平仄看,一般讲究处于偶数位置词语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相对”,“千”为平声,“旧”为仄声。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对句了。 * 其次要善于联想: 一是相似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正对。如2004年全国卷(吉林、四川等地)上联“春晖盈大地”,由“春晖”可以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可联想到“乾坤”,因此其下联可拟为“瑞气满乾坤”。 二是相对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反对。如“扫千年旧习”,由“扫”联想到“树”“迎”,由“旧习”联想到“新风”“新景”,下联可拟为“树一代新风”或“迎万载新景”; * 再如上联“铺张浪费可耻”,由“浪费”联想到“节约”,由“可耻”联想到“光荣”,下联可拟为“勤俭节约光荣”。 三是相关联想,即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2004年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上联“一代园丁乐”,由“园丁”联想到“桃李”,下联可拟为“九州桃李荣”;再如福建卷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由“做人”可以联想到“治学”,下联可拟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最后要善于化用: 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 * 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 。 ? ? ? 。 *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对联赏析) * 二、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人物。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杜 甫) (范仲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