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灿烂青铜文明.冯永祥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阅读P26相关内容指出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哪几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生产情况是如何的?青铜器的生产有什么特点?青铜器中的代表精品是什么?。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出现 ——增多 ——灿烂 ——丰富 原始社会末期 夏朝 商朝 西周 * 请大家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特点一:规模大 特点二:品种多 特点三、工艺精美 * 3青铜器精品: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 4“三星堆”文化 阅读P27第一段内容指出“三星堆”文化的地点和其中的精品 (1)地点: (2)精品: 四川成都平原 青铜面具 青铜立人像 青铜神树 * 阅读p27第二段内容,指出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的生产情况。 5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1)陶瓷制造业 (2)玉器制造业 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时有烧制青瓷的瓷窑 制造兴盛,工艺水平高 *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阅读P27相关内容指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 1、农业的发展情况 ⑴品种 ⑵技术 ⑶工具 稻、黍、粟、麦、豆已经齐备 农业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 2、畜牧业的发展情况 ⑴商朝已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 ⑵商王室和贵族有专门的牧场 *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被迫在农田集体劳 动、手工作坊里做工。 2、没有人身自由,受非人待遇。 3、奴隶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4、祭祀祖先,要屠杀奴隶做供品。 5、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青铜文明确实很灿烂,但是奴隶们的生活却是十分的悲惨,那么你觉得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进步呢还是倒退?并说明原因。 ※拓展延伸 * 课堂练习 1.下列青铜器中,不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 B.大型青铜立人像 C.青铜神树 D.青铜面具 2.商朝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那时的青铜器的代表是 A.司母戊鼎 B.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 C.四羊方尊 D.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A AC * * * 司母戊鼎 1.33米 1.1米 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能冶炼 铜12.5千克,铸 造该鼎需要70多 个坩埚。 特点一:规模大 * 酒 器 盥水器 乐器 铜镜 * 食器 兵 器 农 具 特点二:品种多 *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三、工艺精美 * 青铜立人像 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 * 原始瓷壶 西周时期 盛水器 * 商朝玉凤 西周玉鹿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