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1.7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直接液化1.7

SRC-Ⅰ工艺流程: * ⑵SRC-Ⅱ 以生产液体燃料为主,煤浆停留时间1小时。 SRC-Ⅱ的不同点 * SRC-Ⅱ法则将滤液直接作为循环溶剂。固液分离采用过滤,设备庞大,速度慢。近年试验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脱灰法,操作条件:压力10~14MPa、温度450~480℃。以烟煤为原料,SRC-Ⅰ法可得约60%溶剂精炼煤,尚有少量馏分油。SRC-Ⅱ法可得10.4%气态烃、2.7%石脑油及24.1%中质馏分油和重质油。 * 2.氢-煤(H-Coal)法   此法是美国碳氢化合物研究公司(HRI)开发的,它是由石油重油催化加氢的H-oil法演变而来,已完成煤处理量200~600t/d的中间试验。 干煤粉碎到40目以下与自产油(按油煤比1.5~2)混合制成煤浆,煤浆与氢气混合后经预热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床内装有颗粒状Co-Mo/Al2O3催化剂,反应温度450℃,压力16~19MPa。反应器底部设有高温油循环泵,使循环油向上流动以保证催化剂处于流化状态。 由于催化剂的密度比煤高,催化剂可保留在反应器内,而未反应的煤粉随液体从反应器排出。反应产物的分离与IGNew相近。用此法合成原油时,煤转化率94.8%,氢耗4.9%,制燃料油时分别为93.2%和3.2%。 * 氢-煤(H-Coal)法工艺流程: * * 3.供氢溶剂法(Exxon Donor Solvent,EDS)   本法借助于供氢溶剂的作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煤加氢液化。其特点是把一部分循环溶剂,在一个独立的固定床反应器中,用高活性催化剂预先加氢为供氢溶剂。本技术由埃克森公司开发,并于1985年完成250t/d的大型中试。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的液化油产率分别为55~60%,44~50%和47%。 * 供氢溶剂法(EDS)工艺流程: * § 7.5 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 1.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因素 ⑴ 氢耗量 氢耗量的大小与煤的转化率和产品分布密切相关。氢耗量低时,煤的转化率低,产品主要是沥青,各种油的产率随氢耗量增加而增加,同时气体的产率也有所增加。   因工艺、原料煤和产品的不同,氢耗也不同。一般产品重时氢耗低。氢耗大多在5%左右。可以注意到,直接液化消耗的氢有40%~70%转入C1~C3气体烃,另外25%~40%用于脱杂原子,而转入产品油中的氢是不多的。脱杂原子和转入产品油中的氢是过程必须的,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利,故降低氢耗的潜力要放在气态烃上。 要降低气态烃的产率,措施有: ①缩短糊相加氢的反应时间,例如SRC-I工艺中,若停留时间从40min缩短到4min,气体产率由8.2%降为1.3%,氢耗量从2.9%降为1.6%; ②适当降低煤的转化率,例如转化率达80%后,再提高不仅费时而且耗氢多; ③选用高活性催化剂; ④采用后文介绍的分段加氢法。 * ⑵ 液固分离   液化反应后总有固体残渣(包括原煤灰分,未转化的煤和外加催化剂),因此需要液固分离,早期的工艺采用过滤法,现在广泛采用真空闪蒸方法,前述四种液化工艺都采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化,处理量剧增,蒸馏油用作循环油,煤浆粘度降低。缺点是收率有所降低。   另外还有二种液固分离方法。一是反溶剂法(anti-solvent),它是指采用对前沥青烯和沥青烯等重质组分溶解度很小的有机溶剂,把它们加到待分离的料浆中时,能促使固体粒子析出和凝聚,颗粒变大,利于分离。常用含苯类的溶剂油,它和料浆的混合比为0.3~0.4:1,固体沉降速度提高十倍以上,用此法可使SRC的灰分降到0.1%左右。另一种是临界溶剂脱灰,它利用超临界抽提原理,使料浆中可溶物溶于溶剂而留下不溶的残煤和矿物质,常采用的溶剂是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溶剂油。   液固分离出来的残渣占原料煤的30%左右,处理方法有干馏、锅炉燃烧以及气化等,其中气化制氢是最方便的利用方法。 * ⑶ 循环油   煤直接液化中溶剂的作用有:①供氢与传递氢;②溶剂提抽作用,例如煤焦油馏分和煤液化油对煤有较好的溶解能力;③对氢的溶解作用,一般氢的溶解度随溶剂氢含量增加而提高,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至今所采用的液化工艺,都采用蒸馏油为循环油。 ⑷ 催化剂   有两类,一类是铁系统催化剂,如含氧化铁的矿物,铁盐及煤中硫铁矿等,使用时要求系统中有硫,否则活性不高,铁系催化剂用于煤的糊相加氢,反应后不回收。另一类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工业加氢催化剂,其活性成分是NiO、MoO3、CoO、WO3等,以Al2O3为载体。使用前要预硫化,也要求气相中有足够的H2S存在。这类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铁催化剂,但价格较贵,需反复使用,不适合用于糊相加氢。 ⑸ 原料煤   用于液化的煤应符合以下条件:①高挥发分年青烟煤和硬质褐煤,碳含量约在77~82%之间;②煤中惰性组分15%;③灰分10%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