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
2007年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
政治试卷(选修)
第Ⅰ卷(选择题 共81分)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1.2005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内容都是围绕着“文化遗产保护”。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澳门历史城区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圆明园防渗工程、长城上开Party、平遥城墙再次倒塌等事件。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文化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
D.文化遗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漫画启示我们
A.漫画所折射的是已被人们抛弃的封建文化
B.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
C.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经典文化的形式已经过时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4.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人际传播
B.商业贸易活动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
5.教育具有( )文化的特定功能。
A.收集、传递、改造
B.选择、传递、创造
C.分析、综合、扩展
D.理解、消化、吸收
6.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A.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
B.不同时代文化标准往往是不同的
C.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
D.历史文化会随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
7.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消弱民族的凝聚力
8.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中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9.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0.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1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实现文化繁荣,提高人的素质
C.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下列说法属于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是:
①社会实践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14.《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8年武汉沦陷后,这个现象表明文化创作
A.完全是创作者合理想象的产物
B.是对社会现实的正确反映
C.具有继承性
D.应博采众长
15.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段话主要表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A.源远流长
B.惟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16.下列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 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