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真武山道教史迹略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宜宾真武山道教史迹略述

宜宾真武山道教史迹略述 第44卷第3期 2011年6月 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ang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1.44No.3 June.201l 宜宾真武山道教史迹略述 王水龙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宜宾6440OO) 摘要:宜宾真武山是川南道教圣地,其道教神仙信仰的出现不会晚于宋代,至明代晚期出现了实体性的道 教建筑,有组织的道教活动正式兴起.此后因时而异,真武山道教活动一波三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其发 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关键词:真武山;道教史迹;宜宾 中图分类号:K2971;B9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9(2011)03-0076—04 OnTaoismHistoryofYibinZhenwushan WANGShuilong (SiehuanThinkersResearchCenter,YibinUniversity,Yibin,Siehuan644000,China) Abstract:YibinZhenwushanistheHolyLandofShuannanTaoism,andthedynastywhentheTaoist beliefinimmortalityappearedwouldnothelaterthantheSongDynasty,tothelateMingDynasty,the entitybuildingsofTaoismemerged,andtheofficialTaoistactivitiesroseup.ThenZhenwushanSTa— oistactivitiestwistedandturned.andthedevelopmentofTaoismusheredinanewspringafterthe ThirdPlenarySessionsoftheEleventhCentral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 Keywords:Zhenwushan;TaoismHistory;Yibin 在四川道教史上,素有北青城,南真武之说.南真武,指的就是现在位于宜宾市城区北部的真 武山,号称川南道教圣地.真武山现存八大宫庙古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多为明清时期所建,组 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宗教古建筑群.山上道观以玄祖殿为主庙,建于山顶,视野开阔,是明代万历年间 的建筑,与玄祖殿处在同一中轴线上的建筑,后有无量殿,前有望江楼,披发祖师殿;西侧两座山峰上建 有斗母宫,三府宫和文昌宫;离望江楼不远处还建有地母宫.此外,山腰还有仙侣洞,郁姑台遗址.1996 年,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拟对宜宾真武山的 道教史迹作一梳理,以期有助于对真武山宗教历史文化的进一步认识与研究. 一 ,宜宾真武山道教信仰的萌芽 山以仙名,仙以山传,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人文宗教文化传统.真武山,因山上有真武祠奉祀 真武大帝而称之.值得注意的是,宜宾真武山在文献记载以及人们口耳相传中有着不同的称呼, 又叫仙侣山,师来山.显然,从对山的这些命名来看,都与神仙际遇有关,都与道教的神仙信仰密 不可分.但问题是: 收稿日期:2010—10—08 作者简介:王水龙(1974一),男,江西金溪人,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第3期王水龙宜宾真武山道教史迹略述 1.真武山,仙侣山与师来山三者是不是指同一座山? 2.这三种称呼,从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看,该怎样排列? 3.真武指真武大帝是可以确定的,但仙,师又分别指谁呢? 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真武山道教信仰的对象以及对真武山道教史迹的正确理解. 从第一个问题来看,明英宗天顺年间所修的《明一统志》把仙侣山与师来山视为两座不同的 山:仙侣山,在府治西北,产仙茅,上有真武官,竹木森翠,山腰有清泉一,石洞四,其一日杨仙洞,相传 宋杨道人升仙之地.儿师来山,在府治西,相传昔有人浮舟于此,忽见一道人飘然自空而下,止于 峰顶,即之不复见,土人呼道士为师,故名.一名书楼山.J(清代乾隆年间所修《四川通志》与《大 清一统志》基本上沿用《明一统志》之上述记载.并且,上述文献均没有提及真武山一名. 清代嘉庆年间所修《宜宾县志?山川志》记载则有所不同:师来山,治北一里,竹林森列,俯瞰郡 城,上有真武祠,俗呼为真武山,昔有人浮舟于此,忽见一道人自空而降峰顶,即之不复见,土人呼道人为 师,故名.山腰有清泉,一石分为四洞,一名仙侣洞,相传杨道人升仙之地,山产仙茅,杨仙遇郁姑于此, 因得食仙茅之法.今山后有郁姑台.按此山本名仙侣山,后人复以为师来山,旧分为二,误.[2l(卷6这 里明确指出了师来山就是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