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氧活化测井技术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活化测井技术精选

测量方法: 采用一个较短的活化期(1~10s视水流的速度而定),选择一个较长的数据采集期(一般为60s)进行活化测量。水流的速度是根据中子源至探测器的距离、活化水通过探测器的时间确定出来的,是一种已知距离的时间测量,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提高测量精度。 应用: 朝62-144井 1000.77米处的封隔器有漏,漏失量是6.4 m 3 /d。上水流跟踪到1028.0米处消失,证明1040.35米处的封隔器有漏,漏失量是7.9 m 3 /d。 1、分层配注井中的应用 * 拉6-斜P2855井是一口调剖试验井, 98年9月、99年7月、20年5月对该井进行三次氧活化测井。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说明注调剖剂效果明显。 2、调剖试验井中的应用 应用: * 应用: 表6 拉6-斜P2885井氧活化三次测量结果对比表 * 3、找漏找窜井中的应用 北1-丁4-P26井 射孔井段为1047.0米—1065.8米 。氧活化测井后,发现在1065.8米以后仍有流量显示,并且在1065.8米以下信号时大时小,流量一直跟踪到1100.5米为零 。 应用: * 4、在套管问题井中的应用 套管变形 应用: * 小结 由于氧活化测井不使用任何放射性示踪剂,不存在沾污、沉降、污染等问题,测量结果不受岩性和孔渗参数以及射孔直径大小的影响,不仅适合于注聚合物、三元复合溶液井的测量,还可用于水井、低注入量井以及分层配注井的测量,因此,在油田广泛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南1-丁5-P138井为笼统注入井,油管下到层位之下,井内被测流体为油套环形空间内向上流动的聚合物。四个射孔层段中,葡Ⅰ2层段吸入量最高,绝对吸入量为241.2m3/d,占全井吸聚量的79.7%。 葡Ⅰ2层段吸入量241.2m3/d * 与同位素测井对比:克服了大孔道、深穿透射孔、沾污、窜槽、漏失以及注聚井流体粘度的影响 与氧活化测井对比:降低了测井成本 高24-43井测井解释资料结果对比 测试结果与脉冲中子氧活化的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二、科研生产的运行情况 * 确定动用程度差的油层,为压裂措施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北1-2-P39井 93.6% 67.4% 204t 132t 产 液 含 水 压裂葡I3-7层,封堵葡I2层 日增油30吨 1 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 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 检验固井质量寻找窜槽层位 2001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中子寿命测井54口,反映具有明显窜槽显示的井数为15口,不明显6口,怀疑窜槽4口,分别占统计井数的27.8%、11.1%和7.4%。15口明显窜槽的井中,采取封堵措施11口,见效8口,有效率72.7%。 1 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 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 检验固井质量寻找窜槽层位 图13 拉9-2237井窜槽部位 窜槽层位 拉9-2237井 117m3 50m3 产 液 98.0% 84.6% 含 水 1 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 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检验固井质量寻找窜槽层位 * 2 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指导注水方案调整及油水井措施制定 同位素吸水剖面 粘污 沉积 大孔道吸水 注聚井 氧活化 437井次 276井次 2001年 2002年 * 2 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指导注水方案调整及油水井措施制定 应用氧活化资料指导聚驱注入井方案编制 第六采油厂 整体方案编制上 91口井 27.4% 11.3% 50.5% 25.3% 高渗层相对吸水 低渗层相对吸水 分层注入方案编制上 8口井 300m3 高渗层吸水 低渗层吸水 230m3 措施方案制定上 堵水5口井 油井含水 油井产油 17t 84.5% 82.4% * 2 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指导注水方案调整及油水井措施制定 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分析注聚效果 第五采油厂 杏13-J2-34井 葡Ⅰ32 层注聚 氧活化测井 43.4% 18.6% 79.5% 53.2% 葡Ⅰ32 层下部吸水 葡Ⅰ32 层上部吸水 说明随着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沉积砂体层内吸液比例有所调整 * 3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评价油层剩余油饱和度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评价剩余油分布是确定二次采油后水驱油藏中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新方法。 研究认为:含水率是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函数,而油、水相对渗透率又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这一中间桥梁可以建立含水率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井点处的含油饱和度。 按油层产水率不同,把油藏分为若干层,对每一层采用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