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桥梁与隧道专业毕业论文 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梁受力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doc

桥梁与隧道专业毕业论文 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梁受力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与隧道专业毕业论文 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梁受力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

桥梁与隧道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梁受力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疲劳性能 徐变性能 疲劳损伤 极限承载力 粉煤灰混凝土 铁路桥梁 受力性能 桥梁结构 摘要: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高强、耐久方向发展的今天,高性能混凝土已日益成为混凝土桥梁的首选材料。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是可选方案之一。我国相关规范的规定,粉煤灰在预应力梁尤其是铁路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阻碍了这一产品的应用。本文在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掺量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以期对这一限制有所突破。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对不同掺量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模型梁进行200万次正常使用状态疲劳试验研究,探讨C50至C80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预应力梁疲劳性能稳定,疲劳试验梁体未开裂,各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累积残余应变较小,各梁变形、应力与荷载呈良好线性关系,处于弹性阶段;试验证明以20%~40%的高性能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预应力梁疲劳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在铁路建设中,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对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是有保证的。 (2)通过对9组18根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模型梁累积残余应变的测量,给出了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累积残余应变回归曲线。在此基础上,基于分段线性的原理,对高性能粉煤灰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了疲劳损伤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出疲劳损伤的全过程,并能给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疲劳寿命。 (3)通过对不同掺量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梁模型为期一年的收缩徐变特性试验研究,由试验结果可知粉煤灰掺量20%~40%高性能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徐变早期发展较快,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逐渐增长,徐变的增长趋于缓和。基于300多天的实测结果回归分析,其徐变系数终值为1.68~1.72之间,比不掺粉煤灰的高性能梁徐变系数终值2.17要低得多,说明粉煤灰掺量20%~40%的梁可以减小梁的徐变值。 (4)以8根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预应力模型梁的收缩、徐变试验为基础,提出了从混凝土桥梁短期试验值推算相应混凝土桥梁在该桥梁工作环境下收缩应变及徐变系数的方法;结合桥梁规范JTG D62-2004收缩模型与徐变模型思想,得出计算混凝土桥梁收缩应变及徐变系数的桥梁规范JTG D62-2004修正公式。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预测理论值给出了较好的精度。该预测方法,不需做材料的收缩、徐变试验,也避免从标准环境下试验值推算桥梁工作环境下收缩、徐变可能产生的误差。 (5)通过对不同掺量高性能粉煤灰预应力模型梁的破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模型梁可以满足铁路桥梁极限承载力的要求;利用规范公式对模型梁的裂缝宽度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较好。说明可以利用现行规范计算高性能粉煤灰梁的裂缝宽度。 (6)从高性能粉煤灰预应力模型梁的破坏试验中发现,随着荷载的增大,模型梁的基频呈下降趋势,最大裂缝宽度逐渐增大,但从模型梁初始加载到其接近破坏,基频的降低幅度为2%-6%之间,说明结构刚度变化不大;而其接近破坏时最大裂缝宽度值为其初始量测的最大裂缝宽度值的9.5--19倍左右,结构刚度显著降低,给人以明显的破坏预兆。这也说明仅利用量测基频来判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破坏程度是不可行的。 (7)基于平面非线性梁单元理论建立了高性能粉煤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限元理论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梁单元的材料和几何非线性,同时在模型中把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效应转化为梁单元的等效节点荷载,并编制了相应程序,模型梁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测值比较表明:该程序是正确的和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预应力梁从开始加载直到失效的非线性全过程结构响应。 (8)在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材料性能和模型梁试验的基础上,浇注了6片高性能粉煤灰掺量25%的C50混凝土实梁,架设于洛-湛铁路西阳河特大桥,通车运营至今梁体外观质量好,未发现梁体表面有裂纹,徐变上拱较普通混凝土梁小,工作性能稳定。 正文内容 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高强、耐久方向发展的今天,高性能混凝土已日益成为混凝土桥梁的首选材料。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是可选方案之一。我国相关规范的规定,粉煤灰在预应力梁尤其是铁路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阻碍了这一产品的应用。本文在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掺量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以期对这一限制有所突破。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对不同掺量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模型梁进行200万次正常使用状态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