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浅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阴阳就没有自然界。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形形色色的自然界,就其构成物质来说,都可高度抽象.概括.归纳为五个方面,而此五个方面又是相互作用.运动变化的。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是我国古代哲学基本理论----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基础,是古人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对自然界观察和认识的总结和概括。古人认为,形形色色和千变万化的自然界,都是阴阳和五行运动变化的结果,阴阳和五行是自然界的根本和源泉。因此,阴阳和五行就成为古人认识自然界和解释自然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自然科学的中国医学,是在吸收了当时的先进的唯物主义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之后,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已经成为中医学认识和阐释人体生命过程和疾病过程,并指导诊断治疗(辩证施治)的理论和说理工具。
因此,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必须首先通晓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
笫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概念:自然界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另一方面事物存在,如男女水火昼夜日月寒暑晴阴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二字的本义是指日光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阴阳学说中阴阳,是一类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指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表示事物属性形态特征概念。
自然界一切事物(包括人体)均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按阴阳属性进行归类。
阴阳的基本属性可归纳为:凡是动的升的浮的上的外的热的明的无形的等等属阳,反之属阴。
即天在上,无形属阳;地在下,有形属阴;日是明亮的热的属阳;月是晦暗的寒冷的属阴。
阴阳的基本属性是绝对的固定的,但事物本身的阴阳属性都是相对的变动的。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关联的相对事物之问可以互相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事物内部阴阳属性的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各有阴阳。
阴阳学说中阴阳属性(即阴阳质的规定性)和具体事物本身的阴阳属性是不同的两回事。某一总体属阳的事物,而又包含阴的属性,总体属阴的事物又包含阳的属性。某事物由于其相对方面的变化,其阴阳属性也随之而发生相应转化原理。
阴阳的相互关系,概括起来归纳为对立和统一两方面,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事物发展变化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
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阴阳两方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转化,以及阴阳的相互包涵和无限可分性。
阴阳的相互对立与消长平衡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对立,它们之间虽然或者为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或为相关联的两个事物,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相互对立,这些对立才维持着事物的存在----发生发展变化。
人体的生命过程,也包含着阴阳对立制约的过程。生命过程总体讲,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才是无病的常人的根本保证,但并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中的平衡。阴阳二气对立制约,对立双方中不致出现一方过亢的现象,使阴阳二气的变化水平维持在一个正常生命过程的允许范围之内。对立制约关系被破坏(或内因.外因),双方互不受对方制约,必然出现一方偏盛偏衰(或阳盛.阴盛.导致阴不胜其阳,或阳不胜其阴),阴阳失去平衡状态(阴阳不和),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疾病就产生。正常情况下,双方互相制约从而不亢不衰。
治疗疾病,也是阴阳对立制约。如阳热性药物治疗阴寒症。
相互对立,还包含着阴阳的互为消长。因为阴衰(消)必然失去对阳的制约,致使阳亢盛(长),阳衰(消)必然导致阴亢盛(长)。
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互为消长,是自然界以及人体生命和疾病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根互用,则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所谓互根互用,即是说阴阳双方互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如:上是对下而言,没有下,就无所谓上,上下内外虚实,没有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阴阳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又是相互包涵。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结则为阴;如水(阴)蒸发则化为气(阳),气(阳)凝结则化为水(阴),就是阴根与阳,阳根与阴和阴可化为阳,阳可化为阴,阳从阴中化,阴从阳中生,阴阳互相包涵,互根互用。
人体气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血之间的正常关系是血载气,气行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舍。
阳生阴长,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而阴阳之气,本同一体。
阴精藏于内,赖于在外之阳气的卫护,方能固藏而不外泄,而在外之阳气,又须阴精不断地转化为气予以补充。
形(阴)存则神(阳)在,形亡则神灭;精(阳)化生气(阳),气又生精,无精则不化气,无气则不生精。
3阴阳的相互转化
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别向对方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审批表.doc
- 河南省煤层气公司成功中标页岩气探矿权区块,正式进军非常规气开发领域.doc
- 河南省水产苗种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doc
-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河南省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改造项-.doc
-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河南省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改造项.doc
-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河南省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改造项目信息预告.doc
- 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摘要中国纺织报.doc
- 河南省采掘业简易劳动合同.doc
- 河南豫石珠宝学校整理课件 宝玉石鉴赏物理性质之二.ppt
- 河南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教学考一体化答案.doc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