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洪武年间科举间行 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oc

论洪武年间科举间行 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洪武年间科举间行 明代科举制度研究

论洪武年间科举间行 明代科举制度研究 摘要: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最鼎盛的阶段,明朝的科举制度对以前各朝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进。逐渐完备了三级考试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学校制,并根据地域的差异,实行了南北卷制度,平衡了地区差距。影响最深远的是创制了八股文,对后世影响巨大。 关键词:明朝;科举制度;三级考试制度;八股文;南北卷制度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177-02 一、明朝科举制度的创制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时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元末以来的动-乱。明太祖在即位以后,改变了元朝的一些政策,为了巩固新建的明王朝,他总结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经验,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而实行招揽人才的科举制度则更是如此。特别是为了解决新王朝建立之初,人才极为短缺的状况,迫切需要大批的人才,以稳固封建统治,巩固朱明王朝。 (一)明初的荐举制 明太祖在统一明朝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他即位以后,便极力地笼络人才。由于当时国家初定,各项制度还没有完善,为了获取人才,他采取了荐举法。洪武六年,下诏曰:“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 [1]而且把荐举优秀的儒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治国要靠制度,治国理政的各项制度是儒士们制定的,而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且主要是靠儒士们去推行”[2] “致治之道在于任贤”[3]在洪武十五年以后,更是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天下郡县访求经明行修之士,年七十以下,三十以上,有司以币聘之,送至京,共论治道,以安民生” [4]由于上述措施的有力实施, “征至秀才不下数千”[4]明太祖因此获得了大批的人才,对于明朝的巩固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太祖强调将来治国“必选用贤能,以隆治化”[5]这也可以说明荐举制的作用。这一做法也的确收到了成效,获得了大批人才,如当时的名士刘基、宋濂等人。 (二)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 由于元朝对科举不太重视,以及以吏入仕,导致人才的匮乏,明太祖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前元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每纳奔竟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录。其怀才抱道者,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6]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明太祖深感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在1367年,即吴元年“下令设文武科取士”[7]这是明朝科举制设立的最初诏令,此时明朝尚未建立,但是已经很重视科举制度了。1368年,明太祖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明王朝。在1369年,即洪武二年“令天下府、州、县各建儒学”[8]明太祖亲自制定了天下的儒学教学和管理制度,规定了学校具体课程的设置,学官的俸禄,无求实才,因此可以看出“明太祖不仅在指导思想上把兴学校置于治国之本的地位,而且所采取的兴学措施也最为切实”[9]这些做法,成为明代地方的官学发展超越前代的重要原因,这也为明朝科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洪武三年,即1370年,诏曰“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正式确立了科举制,随后便在京师行省各举乡试,录取了大部分人,而且还诏令“高丽、安南、占城,诏许其国士子与本国乡试,贡赴京师。”即允许藩属国参加科举考试,因此也录取了一些藩属国的举人到京师参加会试。1371年,即洪武四年,在京师举行会试“取中一百二十名”,明太祖在奉天殿亲自进行了策问。这次一共录取了120名进士,授予第一名吴伯宗为礼部员外郎,其余的也都各自授予了相应的官职。这样一来,科举制度便在全国正式确立起来。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既而谓所取多俊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使科举制度出现一些弊端,选拔不出实用型人才。“乃但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停止了科举考试,而用察举制度代替了科举制度。一直到洪武十五年,又复设科举制度,在洪武十七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以为永制。”之后荐举制逐渐被废除,从而最终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使之成为了有明一代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 二、明朝科举考试的程序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程序。基本上是延续了以前历朝的考试程序。 (一) 乡试 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个台阶,乡试的一个前提是必须参加由提学主持的院试,院试合格,就成为了正式的官学学生,也就是所说的“生员”,俗称“秀才” 。进入了士的行列,享受了一些国家给予的优厚待遇。取得秀才的资格 “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一个必要前提”。 乡试“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属于省一级的考试,乡试的地点“直隶于京府,各省于布政司”乡试每逢三年的子、午、卯、酉年的八月举行,在初九日为第一常因为在秋天举行,所以又被称为“秋闱” 。乡试考试的主考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