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系统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汇总
广州市南岗污水系统-南岗河、沙涌、沙步涌流域污水收集工程施工Ⅱ标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二 年 三 月 一 日广州市南岗污水系统-南岗河、沙涌、沙步涌流域污水收集工程施工Ⅱ标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二 年 三 月 一 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4第一节工程概况4第二节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4第三节平面布置6第四节施工要求6第五节 技术保证7第二章 编制依据7第三章施工计划及措施8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9第二节材料计划9第三节设备计划10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11第五节钢板桩支护施工16第六节信息化施工19第七节检测控制措施20第八节基坑支护验算26第四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32第一节安全施工措施33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35第五章保证措施35第一节管理保证35第二节组织保证35第三节劳动力保证36第四节机械保证36第五节制度保证36第六节培训36第七节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36第六章应急救援预案37第一节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37第二节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37第三节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38第四节应急救援组织架构40第五节事故报告41第六节应急结束43第七节后期处置43第八节宣传教育43第九节演练43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为广州市南岗污水处理系统——南岗河、沙涌、沙步涌流域污水收集工程,包括南岗西路污水管工程、黄埔东路污水管工程、南岗河两岸污水管工程、沙涌污水管工程、沙涌村污水管工程和沙步涌污水管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为:明挖施工及顶管施工。南园泵井基坑施工放坡及支护施工。建设地点:广州市黄埔区建设单位:黄埔区河涌管理所设计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广州市穗芳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支护结构体系:管道基坑采用槽钢或拉森钢板桩支护,南园泵井基坑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一)工程地质路线所经过的地貌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的微丘、地势起伏不大,但不开阔。工业区,仓库,商铺建筑密集,村落民房距离较近,小山丘地形稍有起伏,植被茂盛。根据本次钻孔所揭露岩土层情况,按岩、土层的成因,该区上覆第四系土层依次为:人工填土(Q4me)、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粉砂、中砂.第四系全新统人填筑土层(Q4me)1-1填筑土:灰黄色或杂色,稍湿,松散状,主要由粉质粘土和少量碎石角砾组成,主要分布既有道路及绿化带表层,场地范围内均有分布.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2-1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以粘粒为主,含少量腐殖质,土层稍具粘性及滑腻感,具高压缩性、高含水量、高孔隙比等特性,土层力学性质极差。2-2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软塑~硬塑状,含少量粉细砂,迎新路段仅局部有揭示,北二环路段广泛分布。2-3粉砂:灰黄色、浅黄色、灰褐色,松散~稍密,饱和状,主要成份为石英粒,零星分布。2-4中砂:灰白色、灰黄色、灰褐色,松散~中密,饱和状。夹薄层粉细砂及少量砾石。本层仅在迎新路段的ZK-YXL-06钻孔中有分布。迎新路段的其余钻孔及北二环路段均未发现。坡、残积土层(Qel+dl)3-1砂质粘性土(Qel+dl):褐红色、灰白色,硬塑,较松散,以粘粒、粉粒为主,含少量石英砂颗粒,由泥质粉砂岩或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整个标段内均有分布,部分钻孔钻穿该层。3-2稍密状粉、细砂层:以粉砂为主,部分为细砂,浅黄-灰白色,饱和,稍密,含少量粘性土,分选性较差,颗粒级配不均匀。基岩4-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Z):灰白色,硬塑状,成分以粘土为主,钻孔岩芯呈土状及饼状。含有少许暗色矿物,原岩矿物除石英外,均已风化成粘土矿物,遇水易软化、崩解。整个标段内均有分布,该层未钻穿。4-3中风化混合花岗岩(Z):灰白色,磷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部份矿物风化明显,裂隙发育,组织结构部份破坏,岩石较坚硬,多呈块状。(二)水文地质第四系覆盖层中,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为相对隔水层,砂层为透水层及含水层,中粗砂赋水性良好,粉细砂稍差,粉细砂渗透系数约为3~8m/d(经验值),中粗砂渗透系数约为8~15m/d。基岩中节理、裂隙发育,为含水层,赋水性与岩性、风化程度或裂隙发育程度及连通性有关,裂隙越发育和连通性越好,一般赋水性就越好,反之则较差,另外,一般全风化带、岩石风化剧烈,已土化,一般透水性和赋水性差。根据现场量测的勘察钻孔水位,勘察期间测得钻孔水稳定水位埋深0.70~2.50m,标高为-0.98~6.97m。本场地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