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裕”中产为何“愤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裕”中产为何“愤怒”

“优裕”中产为何“愤怒”    “你见过我这样没房没车,不敢生病,老了也不靠谱的中产么?”   “有房我也不是中产,我有压得喘不过气的房贷和永远都涨不上去的工资。”   “有房有车我就中产么?我天天都在焦虑,我精神上严重不中产。”      中产者的自我否定   “你见过我这样没房没车,不敢生病,老了也不靠谱的中产么?”   “有房我也不是中产,我有压得喘不过气的房贷和永远都涨不上去的工资。”   “有房有车我就中产么?我天天都在焦虑,我精神上严重不中产。”   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委托调查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10个城市,对1658名个人月收入在各地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人不认同自己是中产。然而,矛盾的是,调查也显示:有68.8%的受访者认为近几年来中国中产的数量在增加。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被视为中产的人不承认自己是中产?   2005年,国家统计局曾公布一份调查结论:“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年收入的标准。”在中国,这是“中产阶层”第一次得到这样清晰的数字化界定。不过中产并不单纯是财富概念,还包括心态、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对中产划分并无统一标准。   有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中产阶层在全部有经济活动能力人口中占16%左右,比例不高,但是总人数并不少,超过1.2亿,如果把他们的家庭成员也算在内的话,这个数量相当大。这样一个庞大的中产群体是当前中国消费的支撑者,然而许多被视为中产的人都感叹“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巨大的生活成本,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中等收入者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大不易”。虽然不少人收入超过国家公布的标准,但重压之下,部分中产阶层的优越感、归属感、安全感齐齐消退,“压力大、强度高、焦虑多”一同抬头,认为自己根本不是中产。   事实上,很多中产的绝对收入并不低,以北京为例,月薪5000元~2万元的人群非常大。但是,这些人的生活压力同样不轻。一旦遭遇住房、教育、养老等任何一个问题,中产们的腰包就迅速缩水了。   社会不公让中产“??怒”   在社会学家看来,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主体,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角,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有60%~70%的人口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更稳定健康。   然而,有学者指出,在高昂的房价下,“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消亡!”――这个结论会令很多人感到震惊。尽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产阶层的分化是一种趋势,这在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的《中产阶级美国的终结》以及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里都有过深刻的阐述。但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快速增长、财富迅速积累,怎么会出现在发达国家成熟经济体内才应具有的 “中部塌陷”的社会结构呢?但这可能就是事实!本来应该成为中产阶层主力军的城市白领大多已经无法过上中产阶层的生活。   住房危机导致了“中产阶层的愤怒”。专家指出,他们的愤怒,并不是来源于他们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绝对下降,而是他们心理感觉上的相对贫困。   这种中产阶层的愤怒,在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时代最容易出现。经济高速增长催生了一个暴富阶层。这个阶层,又提高了所有相关阶层(主要是中产阶层)的自我预期。当这种膨胀的预期无法实现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而当游戏规则的不公平成为这种预期破灭的主要原因时,挫折感就会变成愤怒。比如,你大学毕业,自认为才能不让于人。但是几年下来,突然发现一个原来能力还不如你的同学,收入已经是你的上百倍,并且致富途径不清不楚,你则连所房子都买不起,那么即使你没有生存危机也会愤怒。   面对暴富阶层,中产阶层这种“你能为什么我不能”的心态,直接投射在住房上。当他们看到一栋栋豪宅崛地而起时,就觉得自己拥有一套一二百平米的住房属于生活的底线,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声疾呼。   中产阶层具有政治敏感性,由于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或有较好的读书、上网能力,他们对于政治事件,特别是对于涉及到不公平、不公正、不正义的话题十分敏感。如“躲猫猫”、“三聚氰胺”、“我爸是李刚”等事件,既体现了这个阶层的政治敏感特点,也显示出了该阶层的话语权和舆论能力。   然而,中国的中产阶层缺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在政治和利益的博弈之中,中产阶层只能孤军奋战。在体验过无数次个体单挑体制的悲壮结局之后,中产阶层也不得不学“乖”了。就像在一些不公平的拆迁中,当拆迁户明白对抗无果之后,就会争先恐后地去争夺率先拆迁而获得的一些“奖金”。逐渐地,中国中产阶层的这些经验会化为一种势利的文化和心理结构而固定下来。他们不再属于市场,甚至不再普遍地相信个人奋斗、相信公平规则,有些人变得只希望更近地依附、委身于权力。曾有一个中产阶层人士如此精妙地概括自己的价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