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办一所让父老乡亲放心学校”
“办一所让父老乡亲放心学校”
【编者按】3年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叶志平所在的桑枣中学创造了“零伤亡”奇迹――22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安全转移,叶志平因此被群众誉为“史上最牛校长”。因长年忘我工作,叶志平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于2011年6月27日经医治无效溘然长逝,终年57岁。省委书记刘奇葆发表悼念文章,中宣部已将叶志平列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宣传、表彰。“我不‘牛’,我只想做‘牛’,做鲁迅笔下的‘孺子牛’。”这是叶志平生前说过的话。扎根基层36年来,他默默耕耘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多次谢绝组织的提拔调动,回绝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孺子牛”的人生信仰。作为老师、校长,叶志平的一生,都无愧于社会给予他的评价――认真负责。向他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守“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信念,学习他在工作中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志平,过节了,我和儿子来看你。”9月10日,第27个教师节,王关莉手执一束秋菊,带着儿子叶茂来到丈夫叶志平的墓前。“无论你在哪里,我都永远爱你!我愿来生再牵你的手!”王关莉默念良久。
“爱孩子,就把最美好的明天给他们”
桑枣镇的路口,一条红色条幅让全镇父老乡亲特别高兴:“2011年中考全县上重点线974人,桑枣中学338人,全县第一。”16年来,捷报频传,镇上人家连办红白喜事都以能请到叶志平为荣。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今年的中考庆功会上,桑枣中学主席台上叶志平的座位是空着的,想到他还处在昏迷不醒的状态,在场的很多老师当时就哭了。
6月29日,向叶志平遗体告别后,副校长林强回到学校,面对新校园的一草一木,眼泪又一次模糊了他的双眼,一件件让他难忘的往事涌上心头。
1995年,叶志平担任桑枣中学校长。桑枣中学是一个乡镇初中,学生中大部分是外出务工农民的留守孩子。当时的学校占地面积只有20多亩,没有食堂、会议室和教师宿舍,教学成绩也是全县最后几名,有时连老师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是对我们的信任。什么是好的初中?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考出好成绩,少交钱或不交钱上个好高中!爱孩子,就把最美好的明天给他们。”叶志平认定“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老师。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叶志平探索出了“一对一,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每一位新来的教师都会有一位老教师做师傅,从讲课到带班都手把手地教。
林强当时刚来校任教,看到同事们都在你追我赶地学习、培训,他丝毫不敢放松。“好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别看你是本科生,教几年初中,就只有初中水平了。”叶志平推心置腹地对他说。
“为了使教师中‘高手’的教学经验能够共享,叶校长还在学校推行同一学科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教师们一起讨论教材教法。”教师胡乐毅回忆说,“叶校长自己也经常参加集体备课,如果发现教师中有教学方面的好点子,他就及时在全校推广。”同时,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为新教师“搭台子”,并且对新教师提出“一、三、五、八”目标制,即一年成长,三年成熟,五年成才,八年成就。经过精心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叶校长就像父亲一样关心、爱护我们班每一名学生,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发现并给予帮助。”桑枣中学副校长王成友回忆说,记得他上初一时,一次正躲在报刊背后啃着冷硬的玉米饼时,被叶志平看见便把他拉到家里,端出香喷喷的大米饭让他吃。“直到现在,我还觉得那顿饭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饭。”王成友说。在叶志平的资助和鼓励下,王成友的成绩从全班倒数变成了“三好”学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回到桑枣中学和叶志平一起并肩工作。
“叶校长告诉我,他母亲常教育他‘井水扯不干、力气用不完’,趁年轻多干点活不吃亏。”林强告诉记者,“在叶校长的带领下,桑枣中学创造了很多个全县第一:第一个建立计算机教室,第一个在全市农村学校建成了A级学生食堂,第一个成为市级示范初中,中考成绩连续16年全县排名第一。”
新校园正对学校大门的地方,9根旗杆高高竖立。副校长李明介绍说,这是叶志平激励学生的办法:每个月,学校都要对各个班级进行综合考评,年级前3名就可以将班旗挂上去。每到升旗那一刻,所在班级的学生都会齐声欢呼,那欢声笑语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一个娃娃出事是千分之一,可对他的父母就是百分之百”
叶志平当了校长后,把危楼加固改造作为首要任务。当时,教师们有不同意见,认为乡村学校争取点资金不容易,都用在修楼上,其他方面就难以改善了。“但是,叶校长的一席话让我们无法辩驳,他说他6岁丧父,34岁丧母,40多岁的二姐病逝,这让他深知生命的宝贵。对一个学校来说,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