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湖百花湖两湖区湖滨生态隔离带设计实施方案汇总.docVIP

红枫湖百花湖两湖区湖滨生态隔离带设计实施方案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枫湖百花湖两湖区湖滨生态隔离带设计实施方案汇总

两湖区湖滨生态隔离带设计实施方案 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红枫湖、百花湖(简称“两湖”)流域面积1895km2。上游为红枫湖河源区,面积1466km2,占流域总面积77.4%,分属安顺市、平坝县、黔南州的长顺县广顺镇和贵阳市的清镇市;中下游主要为两湖湖区,面积429km2,占流域总面积22.6%,分属贵阳市的清镇市、乌当区和白云区。 红枫湖位于清镇、平坝县和安顺市西秀区境内,距离贵阳市33km。该湖于1960年建成,坝高52.5m,是贵州最大的高原人工湖泊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40多年的发展,红枫湖从建库时单一的调蓄水功能扩展为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饮用水源、旅游、水上运动、调节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红枫湖流域面积1596km2,正常水位海拔1240m时,湖泊水面面积57.2km2,总库容6.0l亿m3,湖泊长度16km,湖泊平均宽度4km,湖岸线长143km,最大水深45m,平均水深10.52m。死水位海拔1227.5m时相应库容为1.59亿m3,总有效库容4.42亿m3。红枫湖是猫跳河梯级电站的龙头水库,也是贵州省中部目前最大的人工水库,大坝电站装机容量2万kw。 红枫湖由北湖、南湖、后湖组成。北湖湖面宽阔,湖内小岛零星散布,多已开发为旅游景点,也是全湖的深水区域;南湖湖面狭长,湖岸线蜿蜒曲折,湖底地形复杂,饮用水源的取水口在南湖后午一带;后湖在地形上被一山体与南湖分隔,由地下溶洞与南湖连为一体,由于交通不便,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小。红枫湖上游有后六河、麻线河、羊昌河、猫跳河、麦翁河等支流。 百花湖是红枫湖的下游湖库,于1966年建成,坝高48.7m。红枫湖坝至百花湖大坝之间集水面积为299km2,常时满水位海拔1195m,湖泊水面面积14.5km2,总库容1.9l亿m3,最大回水线长2lkm,湖泊平均宽度4km,湖岸线长143km,最大水深45m,平均水深12.55m。死水位海拔1188m时相应库容为1.08亿m3,百花湖总有效库容0.83亿m3。百花湖是猫跳河梯级电站第二级蓄水库,坝后电站装机容量2.2万kwh。百花湖周边有长冲河、东门桥河、猫跳河、麦城河、麦西河、盐津河等支流。 2、水环境现状 由于两湖处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大量的工业和城镇污水难以完全得到控制,加之农村面源污染和四十多年积累的湖内污染,导致两湖水质持续恶化和水体富营养化日益加重,直接威胁区域供水和生态安全。 红枫湖污染来源有:第一,沿湖区域大部分的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为360万吨;第二,贵州化肥厂等3家大型企业废水年平均排放量约为1646万吨;第三,清镇市红枫湖周边5个较大规模旅游景点年排污水量约为7.7万吨;第四,每年周边地区农业化肥流失量约为949.99吨,其中总氮约436.995吨,总磷约104.499吨等。 百花湖主要污染源有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较大企业。以上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经东门河、老马河排入百花湖,平均年排放1254万吨,最高年排放量约为1609万吨;百花湖周边54家旅游农家乐餐饮点年直排污水约20.62万吨;养殖业年排污水约5171吨,年化肥流失量约为678.78吨,其中总氮约为312.239吨,总磷约为74.666吨;周边煤矿16家,均直接排放废水。 3、滨湖生态系统治理现状 针对贵阳人的“水缸”,从1999年“两湖”治理工程启动,对工业、农业、水产养殖、湖区居民生活行为进行了限定和调整,有效遏制了水体加速恶化的趋势,相关单位和部门也更加重视水体的生态保护工作。 3.1、工业污染治理 对现有排污企业特别是排污大户,实行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标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加大湖区和流域内重点排污企业的搬迁力度,限制水力发电厂取水发电;严禁在湖区、库区和流域范围内新上污染项目;彻底解决矿井废水污染问题。 3.2、生活污染治理 在湖(库)区和流域范围内修建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杜绝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湖(库);逐步取缔湖(库)区游船和周边的农家乐、休闲山庄,拆除违法建筑;妥善解决库区移民安置问题。 3.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饮用水源地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1公里范围内,禁止从事施用化肥强度大的农业活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湖(库)区禁止养殖畜禽。 3.4、生物净化工程 科学制定“两湖”水位综合控制方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防治“两湖”水质富营养化、治理蓝藻和湖库沉积物污染等重点难点项目立项进行科技攻关,尽快使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治理;取缔围栏养鱼和网箱养鱼。 3.5、生态修复 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范围,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围栏、界桩和警示牌;加大湖(库)区周边退耕还林力度,加强湿地建设和保护,对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进行综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