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城市设计的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第八章城市设计的评价

1、美国旧金山城市设计方案(1970)确定的城市设计原则。 1)舒适:主要指环境的质量,重视步行环境的改善; 2)视觉趣味:指环境的艺术质量,建筑和建成环境,也包括细部使视觉愉悦; 3)活力:这是城市动态性的反映,刺激人们的感受。 4)清晰和便利:提供步行优先权,为步行环境提供设施与方便。 5)特色:强调城市结构和空间的可识别性、特征或个性的重要性。 6)空间的确定性:强调建筑与开放空间的界面,形成外部空间形式的清晰与愉悦感。 7)视景原则:包括人的方位感,街道、建筑的布局与空间组合是影响视觉美感的关键因素。 8)多样性/对比:建筑的布置和风格,以及区域和邻里中的趣味焦点。 9)和谐:涉及建筑形式与地形特征的关系,变化、尺度与形体组合的关联性。 10)尺度与布局:主要指围绕“人的尺度”的城市环境中有关建筑体形、体量、组合以及远处观察的视觉效果等问题。 2、美国城市系统研究和工程公司(USRE)提出的城市设计标准(1977)。 1)与环境相适应:这是一项协调性的评价,包括与历史、文化要素的协调。 2)可识别性的表达:由使用者评价,空间个性的视力表达加社会与功能的作用,强调视觉上的能够被认识。 3)通道和方向:出入口、路径、结构的清晰、安全,目标的方位和标识、指示等。 4)功能的支持:空间的领域限定,相应功能的明确性,以及与提供的设施相关的空间位三等。 5)视景:研究原有的视录和提供新的视景。 6)自然要素:通过对地貌、植被、阳光、水和天空景色所赋予的感受研究,保护、结合并创造富有意义的自然景象。 7)视觉舒适:保护视域免受不良因素的干扰。不良因素包括:眩光、烟、灰尘、混乱的招牌或光线、快速的交通和其他一切讨厌的东西。 8)维护和管理:便于使用团体维护、管理的措施,在设计中予以考虑和提供。 3、1979年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RTPI)组成的城市设计小组关于“好的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1)重“场所:而不是重建筑物。他们认为城市设计的结果不是堆砌一组“美丽的”建筑物,而是提供一个好的场所为人们享用。 2)多样性:不仅在形式,也在内容。与多样性相联系的首先是土地的“混合使用多种活动内容能使人产生多种感受。 3)连贯性:指在城市进行城市设计时敢说而仔细地对待历史的和现有的物质形体结构。 4)人的尺度:以“人”为基本出发点,重视创造舒适的步行环境,重视地面层和人的视界高度范围内的精心设计。 5)通达性:使社会各个部分的各种人(不分年龄、能力、背景和收人)都能自由到达城市的各个场所和各个部分。 6)易识别性:重视城市的“标志”和“信号”,这是联系人和空间的重要媒介。 7)适应性:把成功的城市设计应具有相当的可能性去适应条件的改变和不同的使用及机遇。 4、林奇教授于1981年提出的五项“执行尺度”作为城市设计评价标准:即活力、感觉、适合、可达性和控制,并提出两项“衍生准则”——效率和公正。 5、美国学者雪瓦尼在总结了若干评价标准后,提出一套综合的标准: 1)可达性: 2)和谐一致; 3)视景; 4)可识别性; 5)感觉; 6)适居性 * * 一、城市设计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 二、国内外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2 三、建立综合的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3 主要内容 1、城市设计实施前的评价:通过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反复的评价帮助决策者把握方向,保证城市设计实践质量。 2、城市设计成果执行或项目实施后进行的评价:可以通过执行的效果来检验城市设计实践机制和过程中的问题,对城市设计的连续决策过程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保证设计实践的整体健康方向。 一、城市设计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二、国内外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二、国内外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二、国内外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建立综合的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城市功能效用 经济影响 文化艺术效果 社会影响 环境影响 三、建立综合的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城市设计评价角度 1、实体空间的特色 :(1)是与自然结合的形式 ; (2)与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的结合 (3)新建筑的特色; (4)园林绿化的特点; (5)独特的道路形式 2、人文社会的特色 个性与特色 *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