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复习通史岳麓版文档: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阶段提升练(三)+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复习通史岳麓版文档: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阶段提升练(三)+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阶段提升练(三)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4分,共48分) 1.(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晋人张载在《榷论》中说,政府选拔人才时“碌碌然以取世资”,因此,一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直将伏死嵚岑(高峻的山峰)之下”!这反映了该时期(  ) A.皇帝征召把儒士排除在外 B.察举制未能选出经世之才 C.庶族及寒门才俊备受压抑 D.士人壮志难酬而消极出世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取世资”表明世家大族做官,“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直将伏死’”信息,表明庶族及寒门才俊备受压抑,故选C项;材料中“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看不出是儒士,故A项错误;汉代实行察举制,而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与材料中“晋人”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直将伏死”表明未涉及消极出世,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8·湖南株洲模拟)《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  ) A.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 B.州郡中正官严格举荐人才 C.中正官以门第为标准选拔人才 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加强 解析 材料内容是关于曹魏时期中正官察举人才的六条标准:忠、孝、友、谦、信、学,可见这条标准与儒学理念一致,说明儒学理念影响着九品中正制度,故选A项。 答案 A 3.(2017·山东烟台诊断)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这一现象说明(  ) A.贵族集团取代皇权 B.官僚集团势力增强 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门阀士族势力膨胀 解析 据题干“王与马,共天下”说明贵族集团并没有取代皇权,A项错误;贵族王氏集权势力强大,并不能说明官僚集团势力增强,B项错误;“王与马,共天下”说明君主专制遭到削弱,C项错误。贵D项正确。 答案 D 4.(2018·山东滨州模拟)秦置尚书于禁中,掌通章奏而已;自汉武帝后,尚书职权逐渐提高,但终两汉之世,尚书还是少府的属吏,其位秩不过千石;到隋唐,尚书省已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了。尚书省的演变历程表明(  ) A.中枢权力机构的逐渐成熟 B.皇权相权的矛盾尖锐 C.古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解析 据材料“掌通章奏而已”“尚书职权逐渐提高”“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可知,尚书省的演变历程表明中枢权力机构的逐渐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掌通章奏而已”“尚书职权逐渐提高”“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体现了尚书省权力的增强,而不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掌通章奏而已”“尚书职权逐渐提高”“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反映了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C项错误;明朝时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高度发展,故D项错 答案 A 5.(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 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 入仕途径 科举制入仕 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 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 门荫入仕 入仕途径不详 人数 540 344 162 92 306 比例 37% 24% 11% 7% 21% 这说明(  )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 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解析 由题表可知,《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比较复杂,科举制入仕的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表明唐代政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故选C项;“文官政治”的特色在唐代不明显,故A项错误;据表可知,门荫入仕的占7%,因此门阀制度没有彻底被科举制度取代,故B项错误;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答案 C 6.(2017·山东济宁期末)王谢是南北朝时期的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唐朝刘禹锡曾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空前强化 C.世家大族趋于消失 D.政权基础发生变化 解析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说明政D项;材料中从魏晋时期的望族到“寻常百姓家”,体现选官制度的变化,士族特权受到否定,故A项错误;君主集权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世家大族仍存在,只是特权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 答案 D 7.(2017·云南昆明质检)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  )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C.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取消租、庸、调……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说明土地兼并严重无法再推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因而两税法改革适应了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