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数据文档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温湿度观测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温湿度观测网数据集16号院3号楼 100101,Email:guoxj@)
项 目 内 容 1数据集名称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温湿度观测网数据集 2 数据集内容说明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温湿度观测网位于青藏高原中部10000km2的空间范围,站点平均海拔为4650米。数据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温湿度观测网数据分别对应GCM网格(1°)、被动微波卫星象元(0.3°)、以及雷达卫星象元(0.1°) 2.1 数据集内容一般描述 a. 数据内容(数据文件、表名称,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数据文件名称:CTP-SMTMN_data.rar
包含:(1)56个观测站点
(2)2个观测变量(土壤湿度、土壤温度)
(3)4个观测深度(0-5、10、20和40cm)
(4)3个典型空间尺度,分别对应GCM网格(1°)、被动微波卫星象元(0.3°)、以及雷达卫星象元(0.1°)。
观测网的建立将为一系列水文气象研究提供支持,主要包括:提供三个空间尺度(1°、0.3°、0.1°)的土壤水分和冻融实测数据集;为土壤水分升尺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完善那曲地区中尺度水文气象观测。 从事水文气象研究的学生和科研人员。2010.08.01-2012.12.31
e. 数据的空间范围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温湿度观测网位于青藏高原中部10000km2的空间范围,站点平均海拔为4650米。纬度:31°-32°N;经度:91.5°-92.5°E
f. 数据的学科范围
属于水文气象学范围每个数据文件大小约为 500 KB-1.7 MB
所有数据合计约31MBASCII-text
i. 数据更新的频度
2次/年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温湿度观测网示意图:(a)观测网在高原中部的位置(由小矩形表示);(b)实验区域站点分布状况(灰色曲线为国家/省级公路);(c)-(e)分别指大,中,小三个观测网络。DEM是显示在图(a)-(b)中,土地使用状况是显示在图(c)-(e)中 2.2 字段(要素)名称解释 a. 名称解释及量纲(度量单位)
(1)文件名称:
NetworkAbbr_StationID_startDateTimeSer_endDateTimeSer.txt
其中:
Network_Abbr: 观测网络的缩写 (CTP-SMTMN)
StationID: 观测站点ID
startDateTimeSer: 观测起始时间,格式:?
YYYYMMDDhhmmss (UTC)
endDateTimeSer: 观测结束时间, 格式: YYYYMMDDhhmmss (UTC)
?
每个数据文件被分成头文件和数据两部分--头文件部分以字符$结束,标志着数据部分的开始。每个标题行是指一个数据列(编号#1、# 2等)。列#1、# 2表示时间信息,列 = # 3表示下列标头中的观测数据变量:
# [列];传感器名称;观测变量;单位;传感器起始深度[m ];传感器终止深度[m];传感器位置。
(2)对时间序列的采样间隔为30分钟。
(3)缺失数据填充虚拟值(- 99)。
?
注意:
(a)对于一些观测站点,同一深度土层可能插入不止一个传感器。由于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高,不同传感器在同一土层测量的水分值略有差异是正常的。
(b)对于单个站点,时间序列的开始日期取决于传感器安装时间。
(c)该数据集的土壤水分数据已经考虑土壤质地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测量值的影响,并进行了数据校准。
?
b. 数据精度(数字图像的解析度/比例尺)
定点观测数据
a. 如果是来自文献、资料等,将数据源列表
b. 如果来自相关课题,要列出课题负责人、单位、资助者
数据来自课题?
负责人:阳坤
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资助者:中国科学院使用本数据仅限于科学研究。使用该数据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应向数据提供者发送一份论文拷贝。建议引用文献:
Yang., K., J. Qin, L. Zhao, Y. Y. Chen, W. J. Tang, M. L. Han, Lazhu., Z. Q. Chen, N. Lv, B. H. Ding, H. Wu, C. G. Lin,. 2013. A Multi-Scale Soil Moisture and Freeze-Thaw Monitoring Network on the Third Pole, Bull. Am. Meteorol. Soc., DOI: 10.1175/BAMS-D-12-00203.1.
Qin, J., K. Yang, N. Lu, Y. Chen, L. Zhao, and M. Han, 2013: Spatial upscaling of in-situ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