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震相分析汇.doc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相分析汇

地 震 相 分 析 入 门在石油、煤炭等地下沉积矿产的勘探开发中,沉积相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的层深埋于地下,因此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与露头区的沉积相研究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地下相分析中只有通过岩石资料才能够观察到目的的沉积相标志,而钻井取心一般都不是连续进行的,并且一口探井的全井取心率往往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这给沉积相研究造成很大困难。利用电测井资料进行测井相分析虽可对全井做出连续的沉积相解释,但其多解性较强,因此除上述两种资料外,还迫切需要从其它资料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提高沉积相解释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即使单井相分析的资料足够充分,但采用传统研究方法所得到的毕竟只是一部分信息,而如地层叠置模式、沉积体外形等重要信息并没有利用。进一步看,即使解释完全正确,但毕竟只是“一孔之见”。要想进一步掌握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就必须有大量的足够密集的钻孔,而这在勘探阶段恰恰难以满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仅用少量钻孔就能较好地掌握沉积相平面变化特征的新手段、新方法。地震相分析正是为满足上述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地震相就是在地震反射时间剖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反射波的面貌。地震相分析则是根据地震相特征进行沉积相的解释推断。在石油勘探及某些煤田、盐矿勘探中,地震勘探资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资料。这些资料一般在勘探初期就可获得,且一般都能覆盖整个盆地,其中具有极为丰富的地层、构造和沉积相信息,因此是地下地质分析中极为宝贵的基础资料。地震相分析作为地震地层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77年左右,并在世界上迅速传播。十几年来它在广泛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已成为地下相分析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地震相必须在一定的地震单元内部进行。最重要的地震地层单元是层序,它被定义为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其顶部和底部以不整合面及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一套地层,主要根据地震剖面上的上超,削蚀及退覆型顶超来划分。在层序内部可进一步细分为体系域(或准层序组),体系域以重大海侵面为界,这一界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很强的连续反射同相轴,并在界面上下伴生有下超、视消截和前积型顶超等现象。每个体系域都具有独特的沉积体系及其组合的特征,因此应以体系域作为地震相分析的基本地震地层单元。一、地震相标志的基本类型地震相标志是地震相分析的基础,所谓地震相标志是准层序组内部那些对地震剖面的面貌有重要影响,并且具有重要沉积相意义的地震反射特征。它有两种类型,即地震反射结构、地震反射构型。1.地震反射结构在沉积相标志中,沉积结构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特点。例如碎屑岩的结构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碎屑颗粒本身的特点(如粒度、分选),胶结物的特点以及碎屑与胶结物的关系。与之类似,地震反射结构是指地震剖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同相轴)的物理地震学特征,包括其视振幅、视周期(视频率)、连续性三个方面。(1)视振幅-视振幅反映了其相应地下界面反射系数的大小。对于相同的入射波而言,地震反射系数越大则产生的反射波的振幅越强。反射系数的大小由界面上下岩层的波阻抗差所决定。波阻抗是岩层的密度ρ与速度V的乘积。波阻抗与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泥岩波阻抗较低,砂岩波阻抗居中,碳酸盐岩波阻抗较高。因此视振幅的大小最终可归结为界面上,下岩性差别的表现(图1)。图1 地震波形的振幅分级(2)视周期-视周期(视频率)反映了反射界面之间间距的大小。间距越大,则它们各自产生的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越大,即相当于视周期越大。反之间距越小则视周期越小。当界面间距小于入射地震波的1/4主波长时,两个界面形成的反射波将相互叠加成为一个复合波,从而无法将两个界面区分开,这就是地震波的垂向分辨率。习惯上人们在地震相描述时更喜欢用视频率这一术语。由于视频率是视周期的倒数,因此其地质意义从本质上讲是相同的,只不过视周期越长则视频率越低而已(图2)。图2 地震波形的周期分级(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同相轴的视振幅以及视频率在横向上的稳定程度。根据以上讨论不难理解它所反映的是界面上、下岩性差别或界面间距在横向上的稳定程度。在定性描述时,不论对视振幅、视频率还是连续性都可分为三至五个等级,分别为高、中、低或高、较高、中、较低、低。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可描述地震反射结构,并可划分不同的地震反射结构类型(图3)。图3 地震波形的连续性分级(4)描述和命名方法-地震反射结构有两种描述和命名方法。当准层序组内部上述三个方法面的特征上、下都比较均匀时,可直接按“视振幅+视频率+连续性”的顺序进行描述和命名,例如“强振幅高频高连续性反射结构”,当以上特征上、下不均匀时,则可在上述命名基础上加上垂向上的变化特点进行描述和命名,例如“振幅向上增强反射结构”。2.地震反射构型在沉积相标志中,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部分的空间排列方式。与之类似,地震反射构型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