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舞台上中国镜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博舞台上中国镜像

世博舞台上中国镜像   溥伦贝子的世博“文明之旅”      与以往相比,清政府上下对于参与美国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一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朝廷不仅拨出巨款作为展会经费,慈禧太后还亲自任命贝子溥伦担任赛会的正监督,同时委任曾为留美幼童的候选道黄开甲作为副监督办理具体事宜。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组团参加世博会,也是晚清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出洋赛会活动。   担任赛会监督出访美国时,溥伦正值35岁的壮年时期,作为清皇室历史上第一个出使美洲的天潢贵胄,溥伦高贵的血统,使得他在美国的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上至他的穿着打扮、个人喜好,言行起居,下至随行仆人的数量、居住饭店的房间都成为当地媒体追逐的热点,《纽约时报》更是多次以整版图文对其活动进行报道。溥伦在美国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世博会展开的。1904年4月下旬抵达美国后,他率先前往华盛顿会晤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并接受总统罗斯福之邀,到白宫作客。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落成前夜,溥伦在圣路易斯华盛顿饭店宴请包括世博会主席D.R.Francis在内的超过1400余位中外宾客。随后,又在中国驻美公使梁诚的陪伴下,作为贵宾出席了6月2日晚上美亚协会的晚宴,代表慈禧太后向红十字会捐赠十万两白银。溥伦还在当天的演讲中阐述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市场,对于美国资本以及企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了美国的关注将对中国的繁荣与安全产生巨大影响。作为清皇室的全权代表,溥伦主持了美国女画家卡尔?凯瑟琳为慈禧太后所作油画在世博会上揭幕的酒会。为表示对太后的尊重,溥伦还特别下令禁止记者对画像拍照。   此外,溥伦还遍游旧金山、芝加哥、华盛顿等各大城市,参观学校、工厂、博物馆、港口、军事机构以及监狱等福利机构。与十年前同样在美国掀起热潮的李鸿章不同,溥伦带给西方世界的是一个谦和、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且具有新思想,立志图强的年轻贵族形象。他向媒体表达了学习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的愿望,并且自己支付了随从们在美的住宿费用,他没有携带专用的中同厨师,而是尽情地享受咖啡、沙拉、冰淇淋和被特意制作成龙形的蟹肉等两方美食。??纽约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会,他甚至饶有兴味地参加了赛马活动,赢得了不少奖金。这一切都给西方的媒体留下美好的印象。尽管溥伦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纽约时报》还是将他视作清皇室中最为民主的成员。   如果说西方媒体对于溥伦的热衷和追捧多少还带有猎奇的心态,那么对于溥伦个人来说,西方世界就不仅仅是新奇和好玩了。溥伦访美前后,正值日俄两国在中国的土地上交战。受国内立宪人士之邀,他曾希望借访美之机游说美国政府出面干涉日俄战争,以确保中国在战后的利益。可惜,这一计划最终因同内保守势力所阻而流产。尽管未获正式任命,溥伦却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责任,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时,他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不甘落后于日本的决心,以及要向西方学习,振兴国脉的信心。被溥伦称为“文明之旅”的美国行,对他自身的发展影响甚大,同国后他能出任“皇族内阁”的农工商大臣一职,多少也与此相关。      商务印书馆:积极融入世博的中国民企      商务印书馆的当家人,如夏瑞芳、张元济等,都称得上是一些视野开阔的通达之人,他们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既坚持自己同有的理想追求,又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他们对世界博览会的态度,就是一个鲜明例证。以张元济为例,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毕生对西学,对革新图强等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作出过很大贡献。他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世界,在1910年的时候有过一次考察西方的环球之旅,走访了英、美、德、法等十余个国家。他1910年初出发,7月到达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个时间点并非偶然,而是张元济精心策划的,因为1910年6月27日,正好是布鲁塞尔世博会开幕的日子。张元济对于世博会有很浓的兴趣,看过很多研究材料。他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在7月到达布鲁塞尔去亲身体验一番。根据文献。我们知道他在世博会上逗留了7天,发回了大量信件,向亲捐好友畅谈自己的体会。中国也参加了那届世博会,但是展台被放在了展会一角,与一些弱国为邻。展厅规模不要说和日本、巴西、美国等国家相比,就是和袖珍小国摩纳哥比都不及。张元济看了之后,感慨良多,连夜写了一篇文章寄回国内,发表在当时影响最大的《申报》和《东方杂志》上。在文章中,他阐述了中国应该如何参加世博会等一系列理念,比如他认为世博会不仅是展示的平台,与教育、军事、经济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一方面可以在世博会中展示自己,同时也可以看看别人是怎样发展的。张元济回国后,亲自领导商务印书馆尽可能地去参与世博会。1911年的都灵、1915年的旧金山,1926年的费城等多届世博会上,商务印书馆都以自己出版的书籍和教科书、教育模型、理化仪器以及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中文打字机等参展,大大小小得了很多奖项。值得一提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