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选修课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复习资料2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病原微生物(个体微小,一般0.1mm,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体:寄生虫(原虫/蠕虫)
传染性:病原体在人群中可相互传播,常造成流行。
目前传染病流行趋势:
许多传染病仍然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
eg1:1996年WHO统计至少有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32.7%;
eg2:病毒性肝炎——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肝病感染率为1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部分地区高达20%。
2.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
eg:结核病、鼠疫、白喉、霍乱、疟疾、性病等
3.新发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新出现和新发现的传染病有30多种。七十年代:
轮状病毒(1973年)——所致婴幼儿腹泻是儿童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多发病。
细小病毒(1975年)——导致儿童和成人无症状感染传染性红斑和关节炎、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患者一过性再生障碍危象和免疫缺陷患者的慢性贫血。
埃博拉病毒(1977年)——出血热,病死率达80%。
汉坦病毒(197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
4.生物战争、恐怖主义分子等人为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与爆发。
eg:2001年10月3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和参议员里海的办公室以及各大媒体都先后收到炭疽邮件(白色粉末),其中的炭疽杆菌孢子粉末经过高科技处理,加入了化学添加剂并去除了静电,能长时间在空气中飘散,杀伤力已达“武器级”生物战剂的水平。
A类生化武器级(高致命性、环境稳定性——普通环境至少可存活40年)
第二节 传染过程及其表现
传染: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的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传染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及消长的过程。
构成传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
1.病原体的致病性(种子) 2.机体的反应性(土壤) 3.外界环境(气候)
传染过程的表现:在人出生后的一生中将发生无数次感染,每一次病原体侵入机体,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大多数传染病(如脊灰和乙脑),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远远超过显性感染(脊灰隐性感染为90%以上)。
多数人 感染后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
少数人 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为健康携带者(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
4.潜伏性感染
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被向外排出,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则乘机活跃增殖引起发病。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
eg:麻疹 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数年(2-17年)后发病,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昏迷、强直性瘫痪、死亡。
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都存在。
5.显性感染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五方面:
1、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
eg: 痢疾杆菌可侵袭至肠粘膜下组织,钩虫丝状蚴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溶组织内阿米巴具有溶组织能力。
2、毒力:包括外毒素与内毒素。
外毒素: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进入细胞内起作用( eg: 白喉、破伤风等)。
内毒素:细菌的部分组成成份,在细菌死亡时释放,可引起发热、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导致休克。
3、数量:在同一个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注: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别很大。
eg: 在伤寒为10万个菌体,志贺痢菌仅为10个。
4、入侵门户与特异性定位:病原体入侵与生长繁殖均有一定部位。
eg: 乙肝、破伤风、痢疾。
5、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
耐药性变异 结核杆菌 (多种传染病无法控制与复燃的重要原因)
抗原性变异 甲型流感 (发生爆发流行的原因)
毒力变异 狂犬病病毒 (其毒力、致病力增强)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
2.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的期限(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
3.确定免疫接种时间(麻疹的潜伏期为6-18天,接触麻疹患者后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4.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流行特征
空气传播多见于呼吸道传染病。(eg:麻疹、白喉等)
方式:1.飞沫传播 2.飞沫核传播 3.尘埃传播
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卷机讲课美卓复卷机的简单介绍42.doc
- 复变函数课件3-4原函数与不定积分40.ppt
- 复变函数课件3-5柯西积分公式22.ppt
-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008 年第一季度工作简报21.pdf
- 复旦大学NOI2012现场招生宣讲16.pdf
- 复印机改善案-中文版21.ppt
- 复苏中有喜有忧29.pdf
- 夏天来了 教你3个治痱子小验方9.pdf
- 复阻抗,电工电子29.ppt
- 夏普复印机维修资料31.doc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模拟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docx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满分必刷】.docx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docx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模拟题】.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模拟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专利权合同:新材料技术知识产权共享协议.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