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朝诗歌综合比较的比较
各朝詩歌綜合比較的比較
分類 時間 異 名 種? 類 用韻 字? 句 格? 律 體? 裁 源? 流 樂府詩 漢魏六朝 ? ? ?不限平仄
?可以換韻 ?多長短句
?句數不限 ?平仄不嚴
?無須對仗 ?可歌
?合樂
?無科白 為「詞」所取代 古體詩 ? ? ?多四、五、七言
?句數不限 ?徒誦
?不合樂
?無科白 演化為「近體詩」 近體詩 唐 今體詩 絕句律詩(排律) ?限押平聲
?一韻到底 ?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不限)
?分五、七言 ?仄聲不分上去入
?絕句可對可不對
?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不合樂
?無科白 ?先有絕句,
?後有律詩。
?律詩完成於初唐宋之問、沈佺期。 詞 宋 樂府
詩餘
長短句
曲子 小令(令)中調(引、近)長調(慢) ? ?長短句。
?字數不定。 ?仄聲分上去入。
?平仄韻可以互換。 ?合樂
?無科白 ?由詩演化而來。
?起源於唐,推衍於五代,大盛於宋朝。 曲 元 樂府
詞餘 散曲:
小令、散套
劇曲:
雜劇、傳奇 ? ? 長短句。
? 字數不定,可加襯字。 ? 仄聲分上去入,但北曲無入聲。
? 平上去可以互押,用韻靈活。 ? 合樂
? 劇曲有科白 ? 由詞演化而來。
? 起源於五代,大盛於元朝,造極於明代。
詩、詞、曲三者,為同樣與音樂有關之音樂文學,也同樣必須受格律與聲韻之限制。然而,因風格、字數、聲韻、語言、題材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自遠古以來,詩歌與音樂一向就是不可分離的。我國古典文學《詩經》中的〈國風〉,就是自由表達心聲的民間歌謠。在被編採以前,歌唱的音調必然是奔放而動聽,歌詞也必定是簡單而口語化。人們彼此應對、唱和,因為易懂而明快,所以愈唱愈多、愈唱愈普遍了。後來,到了南方的《楚辭》,人們對大自然的崇敬和想像,更為豐富而綺麗。其中的〈九歌〉,就是祭神時的舞曲。因為配上了舞蹈,而讓音樂的變化更加的複雜和美妙了。而漢代的「樂府」,也就是皇家音樂學院,主持樂府的樂官,依據當時的需要,或詩人所作之辭,製作了各種的樂譜,詩人也有按樂譜再作歌辭的,這些歌辭,就是樂府歌辭,也簡稱《樂府》。唐朝,可說是一個音樂全盛的時代。原因之一,是唐之帝王對音樂與舞蹈的愛好。時常命樂官製曲,以供宮廷的嬪妃歌唱、起舞為娛樂。最著名的,當然是唐明皇為楊貴妃所製的「霓裳羽衣曲」。其二,是胡樂的輸入。例如胡琴、琵琶等等,更是激發了宮廷與民間對各種新奇音樂的喜好。使得作歌辭之風,更為興盛與蓬勃。其三,是「近體詩」即「律詩」的產生。這是唐代詩人在詩歌上的最大貢獻。他們不但使詩歌與音樂有了更密切的配合,甚且從文字本身的四聲音韻和句法的格律上,發展出獨立的音樂與美感,而不必完全依賴音樂。中唐以後,這種風氣更加興盛,在唱的時候,為了婉轉動聽,歌者往往在兩句之間加上和聲或泛聲,久而久之,教坊樂師為了保持泛聲,就在該處填上了實字。漸漸的,詩的句法就起了一些變化,而成為參差不齊了。因此,詩人們就索性自己來創作長短句的新辭,而逐漸開始了「詞」的形態。詞的發展,到了宋朝而極盛。宋室南渡之後,山河破碎,外族入侵,奇異的胡風胡語,給傳統的中原文化帶來了不少的衝擊,語言和音樂也因此而經過了不斷的融合與演化,漸漸形成了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開始了「曲」的盛行。詩、詞、曲,固然是以音樂一脈相傳,但三者卻是風格迥異。詩可以直抒胸臆,莊重而典雅。詞則愈含蓄愈好,輕巧而婉約。曲則較簡單明瞭,通俗而淺顯。王國維「人間詞話」以最精簡的幾句話,把詩與詞作個比較。他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要眇宜修」,就是纏綿而婉轉,含蓄而蘊藉。心中許多的感情,許多的意境,在「詩」裡不能表達的,在「詞」裡都可以婉轉而曲折的表達出來,卻又不像詩說得那樣的直率與淺顯。「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不是「不能」,而是「不肯」。故意使那一份低迴往復之意,隱藏於字裡行間,讓讀者能深深體會而別有會心。一向都被引用以說明詩詞之不同的,是杜甫的〈?村三首〉中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若以晏幾道〈鷓鴣天〉最後二句:「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與之相比,則,後者自然是較前者更是饒有情趣。因為「夜闌更秉燭」是一種很簡明的敘事方式,「今宵賸把銀釭照」卻是有光、有影、有閃爍的色彩,當然更能予人以鮮明的形象。而「相對如夢寐」是率直的說出了心中的感慨,「猶恐相逢是夢中」則是隱藏著一份戰戰兢兢的心情,給予讀者的感受自是不同。另外,由於詩、詞、曲的文體差異,加上歷史背景的不同,因此,在題材上也各有其不同的特色。一般說來,詩與詞的題材比較窄,大體上,總不脫羈旅行役、傷感離別的內容。而曲的題材則十分寬廣,不論是隱逸、愛情、鄉居、歎世、自況、嘲諷等都可以入曲,能夠充分的反映民間生活的多樣化與活潑性。以詩、詞、曲三者作比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