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通信.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变电站通信.ppt

主要内容 IEC 61850与以太网 以太网交换技术 网络方案 其他问题 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 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局域网规范,后来被IEEE作为802.3标准所采纳 典型特征: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 共享式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 IEC 61850与以太网 IEC 61850特点:应用与通信相分离 IEC 61850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IEC 61850-8-1:在8802.3上映射到MMS IEC 61850-9-1:基于串行单方向多路点对点链接的采样值传输 IEC 61850-9-2:基于8802.3上的采样值传输 IEC 61850在以太网协议栈映射 电站环境 变电站和电站中的EMI 现象 通信标准 IEC 61850-3: 抗电磁干扰 IEC 61850-3: 性能 IEC 61850-3 环境指标 光纤 vs. 铜缆: EPRI研究 EPRI – 对 UCA(用户通讯结构)采用的铜缆的研究(1997) 变电站中常见的EMI现象产生的瞬态过程对屏蔽和非屏蔽五类线的影响 结果表明,出现很大的数据帧丢包率: 32% @ 1kV 66% @ 2kV 75% @ -2kV 主要内容 IEC 61850与以太网 以太网交换技术 网络方案 其他问题 以太网交换机 采用存储-转发机制 消除冲突 Hub采用的CSMA/CD链路访问机制已经过时 MAC 地址学习、优先级和VLAN技术可以优化数据流 双绞线端口支持自动协商和自动交叉功能 即插即用,易于实现 可采用RSTP支持各种拓扑结构 (总线, 星形, 环形, 网状) IEC 61850交换机的网络管理功能 重要 优先级和VLAN(802.1p/Q) GMRP (Generic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组播自动配置 不重要 IGMP (Internet Group Messaging Protocol) Snooping 链接聚合(IEEE 802.3ad) 三层交换 可选 网络状态显示, 统计, 故障分析功能(SNMP) Rapid Spanning Tree (IEEE 802.1w) 用于容错环网结构 IEEE 802.1p 优先级 Class of Service (CoS) Quality of Service(Qos) 高优先级数据优先通过 多个出口数据队列,较高优先级的数据可以先被发送 对实时数据(如声音/GOOSE),减少抖动和网络延迟 与802.1Q VLAN共享标签字节 组播处理 重要性:过程层通信(GOOSE和采样值)均依赖组播! 装置组播过滤方案 普通交换机把组播向所有端口转发(当广播处理) 以太网卡硬件依靠Hash算法进行过滤 很可能误收!(8-1附录B、9-2附录C) 用VLAN来划分组播 手工划分广播域(繁琐且不便管理) 自动组播管理协议 IGMP只适用于IP组播,对GOOSE、SMV不适用 GMRP二层组播管理协议,唯一可用! VLAN (802.1Q) Virtual LAN: 一个独立的以太网,它与其它网络共用相同的硬件 每个VLAN作为一个独立的广播域 逻辑分割而非物理分割 划分原则:基于端口、MAC地址、IP地址 装置和交换机都需要配置 IEEE 802.1Q 标准定义了 ‘tagged’帧格式 VLAN示意图 主要内容 IEC 61850与以太网 以太网交换技术 网络方案 其他问题 IEC 61850组网原则 IEC 61850: 要使用者根据可行性、可靠性和重要性等因素综合分析! 站控间隔层网络 功能和综自站相同 多套用成熟方案(国外单环网,国内单/双星) 过程层网络 目前尚无定论 组网 vs 点对点 采样值、GOOSE、采样同步、MMS,谁和谁合? 是否采取双网? 环网和星型网对比 交换机环网: 利用RSTP协议,交换机之间通过带内管理报文获得网络拓扑信息,决定冗余链路在何处解环。 环型网络(国外应用较多) 具有一定的冗余特性(对随机性的数据流效果较好) 有因为交换机软件bug导致网络风暴的风险 环网和星型网对比(续) 星型网络(国内应用较多) 简单、经济、可靠,无冗余链路不会造成广播风暴 和变电站的主接线及数据流天然一致 冗余需采用双套网络设备,且需设备支持 多级星型网 通信带宽 16个间隔,极限情况为30M 站控层GOOSE和MMS共网 2009年,点对点方案 单网双网之争 装置单网:单网单源 网络随设备双重化 简单清晰,双重化系统间无公共耦合 装置双网:双网单源 利用网络实现双重化:实现特殊应用需求 多一倍网络投资,实际增加了故障点 采

文档评论(0)

danli2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