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世纪前交趾与内地交通
六世纪前的交趾与内地交通
[摘要] 自汉代在今越南地区设置交趾郡及交州以来,交趾、交州就渐成为古代越南的代名词,直到唐设立安南都护府,被“安南”一词所代替。交趾,为今越南北部,自古就与中原来往不断,在经过秦汉及六朝的统治后,交趾与内地的交通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这一时期古代中越交通道路的特点:具体交通线路尚不明晰;主要以水路为主;功能主要为军事战争使用;交通中合浦的地位尤为重要;奠定了古代中越交通格局。由于道路畅通,两地之间人民往来不断,互通有无,从而双方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交州也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原与南海诸国交往的前沿大门。
[关键词] 六世纪前;交趾;内地;交通
交趾,为今越南北部,是为汉代郡县之一。东汉时(203),交趾刺史部立为州,自此始有交州之称,其地约今越南北部、中部北区以及我国两广南部广大地区。在唐设立安南都护府以前,交趾、交州之词是为古代越南的代名词。交趾自古就和内地交往密切,交通一直不断。即使在中原动乱之际,交趾与内地交通也没有中断。《三国志·吴书·士燮传》中言:“是时(汉末)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爕不废贡职”[1],可见尽管战乱纷扰,而两地的道路仍是可以通行的。在经历了秦汉及六朝的统治后,交趾与内地的水陆交通都得到发展,从而奠定了古代中越交通道路的基础。
中越交通肇始于何时?中国典籍记载远古帝王都曾南下,抚“交趾”之地,而《尚书大全》卷3记载在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时期,有交趾之人来到中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可见在很早时期交趾与中原就相互来往了。但是由于这里交趾一词泛指南方,并不表示特定区域,且上述记载大多为传说,因此还不为信史。
《水经注·叶榆水》卷37引《交州外域记》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雒将,铜印青绶。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后南越王尉佗,举众攻安阳王。”这段材料说明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就有西南至越南之交通线。蒙文通先生指出安阳王南迁路线为:经旄牛道(今四川汉源境)至雟州(治今四川西昌),南渡金沙江入姚州(治今云南姚安),再沿濮水、劳水(今云南礼社江,即红河上游)入交趾。[2]其后的史书如《广州记》、《南越志》、《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都有安阳王子的故事,而对“安阳王故城”的位置也多有记载。史学界也认同安阳王的事迹为信史,因此安阳王南迁至交趾当为古代中越交通之发轫。
至秦汉及六朝时期,交趾与内地的交通得到发展,关于两地的交通也是有史可据。
一、海路
《汉书·地理志》“粤地”条中提到“自日南障塞(今越南中部)、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徳,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这段材料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诸国交往的最早记载。在古代航海技术还不发达,船只一般都是缘海岸线而行,对于处于临海的交趾地区,必定会成为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交往的中转站。韩振华先生指出,都元国在越南南圻一带。[3]
东汉建武十六年(40),交趾地区征侧、征贰姐妹起义。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扶乐候刘隆、楼船将军段志,进行讨伐。其中马援一路即是行经海道而入交趾。史书记载马援至合浦以后,“遂缘海而进,随山刋道千余里。”[4]缘海路线为经今大观港、犀牛脚、龙门港,然后进入交趾。[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海路仍是主要道路。许靖自吴地入交州,便是“浮渉沧海”而至。吕岱与戴良“晨夜浮海”征伐交趾。陶璜夺交州时,“从海道出于不意,径至交址”[6]。张融赴任交州封溪县令,“浮海至交州”。
二、陆路[7]
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象郡范围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和广西西南部部分地区。其进军路线,《淮南子·人间训》载:“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其中两路指向广西,挺进今越南之地。一路即过越城岭入桂林,一路经萌渚岭循贺江而下。[8]公元40年,东汉马援征交趾。史书对马援征交趾的具体路线尚未记载,但是却记录着许多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级 AP 中 802.1x 协议应用.doc
- 企业管理的案例.doc
- 伊豆舞女与边城比较.doc
- 优学有道决胜中考2014年无锡版的的答案可编辑稿-.doc
- 优惠券分类.doc
-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材料宋社连-.doc
- 伏魔英雄传2.26的攻略.doc
- 优秀寝室评比的策划书.doc
- 优秀教师空间评选的标准.doc
- 优秀楼层长评选的策划.doc
- 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教育意义.docx
- 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策略研究.docx
- 师恩难忘的课件.ppt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托管设备服务(MES)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东方红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工人村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旅游服务个性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docx
-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蔬园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蔬园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