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寓言人文精神.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宗元寓言人文精神

柳宗元寓言的人文精神 王吟秋 一、前言 寓言,簡而言之乃是指一種文字之外別有寓意的文體,西方文學中的寓言,強調的是故事的虛構性和擬人化,所以他們特別偏愛以動物為主角的主題,並強調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意涵:「要給人以道德教訓。」(註一) 然而,中國的寓言,卻往往以人物為主角,如〈愚公移山〉、〈捕蛇者說〉……等作品,如以西方寓言的標準來衡量,這些作品都將被排斥在寓言文學之外,因此,陳蒲清先生就認為: 寓言必須具備兩個基本要素:第一是有故事情節;第二是有比喻寄託,言在此而意在彼。……只有完全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算做寓言,以避免過寬;同時,只要具備這兩個條件就可以算做寓言,以避免過窄。(註二) 以這樣的標準,可使寓言的義界明晰起來,並把寓言和其他文體明確的區分開來,是極可採納的,畢竟,,其一,「寓言」可以依著有沒有故事情節而和「比喻」有所分別。其二,「寓言」與「故事」可以依其有沒有較深層的比喻寄託而有所區隔。 本文基於以上的標準,對於柳宗元「寓言」的範疇便有明確的指涉,除了一般公認的〈三戒〉、〈羆說〉、〈鞭賈〉、〈蝜蝂傳〉、〈哀溺文〉、〈憎王孫文〉、〈罵屍蟲文〉、〈謫龍文〉、〈東海若〉、以及〈宥蝮蛇文〉、〈鶻說〉等篇(註三)之外;連一般有所質疑其為寓言與否的篇章,如:〈種樹郭橐駞傳〉、〈梓人傳〉、〈永州鐵爐步志〉、〈設漁者對智伯〉、〈李赤傳〉、〈河間傳〉、〈劉叟傳〉、〈序棋〉、〈行路難〉、〈辨伏神文〉等篇,於此,亦一概以寓言視之,因為這些文章同時既有情節,又有比喻寄託之故。 二、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創作心緒 柳宗元(西元七七三~八一九年),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稱柳河東,因曾貶官至柳州,所以又稱柳柳州。唐德宗貞元九年,柳宗元考上進士,這時他才二十一歲;貞元十四年他登上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貞元二十一年(即順宗永貞元年),受王叔文賞識,被擢任為禮部員外郎,參與政治革新的活動,銳意精進;六個月後,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時年三十三歲。長流於外,十年後改貶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 。又四年,病逝於柳州,年僅四十七歲。 柳宗元的文學與他被流放永州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 柳宗元在中唐與韓愈並稱「韓柳」,然而,柳宗元卻一直遭遇著更無可奈何的迍邅困頓,比起韓愈被貶潮州不到一年就調任江西袁州的經歷來看,柳宗元在三十四歲的青年階段便長流永州,返京的希望渺茫,毋寧是更悲涼淒愴的。我們看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記〉或〈愚溪詩序〉,其中他對山水描繪所透露出的冷色調筆觸,總是一幅「滿地冰霜,一片靜寂」的意味,他寫道: 清冷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鈷鉧潭西小丘記〉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清,不可久居,乃之而去。培塿積乎中不必施於外,裕乎古不必諧於今,二事相期,從古至少,至於化光,最為太甚。 理行第一,(温在衡州,治有善状。)尚非所长,文章过人,略而不有,素志所蓄,巍然可知。理行第一,尚非所長,文章過人,略而不有,素誌所蓄,巍然可知。 贪愚皆贵,险很皆老,则化光之夭厄,反不荣欤?貪愚皆貴,險皆老,則化光之夭厄,反不榮歟則化光之夭厄,反不榮歟……凡為文,以神智為主。(註七) 這種主體性的思維,柳宗元是知之甚明的,所以在他的寓言之中,有意的表明了人格的清高自持。 例如在〈河間傳〉中,他藉著一個不幸被侮辱的少女,後來卻放縱墮落來警告人們:所有人格上的變節,其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格的不夠堅定,而總是在替自己的墮落尋找藉口的人,只不過如同文中的墮落女子而已,本來,人世間偶發的不幸,本非主觀因素所能掌控,但隨後的精神變節卻完全要由自己負擔罪責。試以此文之意含比之於孔子所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道理,則〈河間傳〉的寓言性,卻是更生動而警醒。更可貴的是柳宗元並沒有停留在令人自艾自憐的不幸,他將不幸昇華至人格試煉的格局上。 此外〈李斥傳〉藉著一個怪誕的故事諷刺狂妄自大、顛倒是非、執迷不悟、自以為是的「名士」醜態,一方面藉以警惕當代的「假名士」,另一方面何嘗不是警惕自己,不可淪入這樣的名士情節而不自知! 在文人自覺的命意上,柳宗元的人格自持,實在是相當動人而令人警惕的。 (二)對腐敗的批判 在柳宗元的寓言中,諷刺和鞭撻各種社會的腐敗現象部分,所佔的數量頗多,他幾乎全面勾勒了當時社會的各階層醜態。 〈設漁者對智伯〉中,柳宗元透過大鯨的形象諷刺了那些擁地自重,驕橫殘暴的軍閥,他以鯨魚的吞舟食量,卻仍貪得無厭地爭逐小魚,最後擱淺死在碣石山前為喻,一方面譴責那些欲壑難填的藩鎮,製造動亂,禍害人民,另一方面又當頭棒喝地預言了他們的下場,想想看,在那樣一個封建時代裡,這樣的主題雖假借動物之名,也是極容易得罪於人的。柳宗元在題目上用了「設」字,即「假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