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西厢记中红娘侠义形象2
浅析《西厢记》中红娘的侠义形象
【关键词】红娘《西厢记》智勇双全 善良机智 冷静直率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代表作,突出体现了元杂剧的创作的一些特点,是中国戏曲的典范作品。被称为“天下夺魁”的剧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流传广,影响很大。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塑造了四个典型的形象:老夫人,封建式的家长冷峻,不守信义;张生满腹经伦,儿女情长,显得傻里傻气;崔莺莺温婉矜持,外冷内热;红娘机智冷静、敢作敢为、善良热情,并且富有正义感,心直而口快。在诸多的人物塑造中,我认为红娘的形象对后人影响最大。红娘在剧中对崔莺莺和张生的美好姻缘的成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站在热心助人的立场上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果敢坚毅帮助崔、张和老夫人作斗争。最终为莺莺和张生争取到了爱情,争取到了婚姻。她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是一个坚持真理、维护正义的女侠形象。对待老夫人是晓以利害,对待破坏莺莺和张生婚姻的郑恒却是迎头痛击,让之无还手之力,而对待莺莺和张生则多是同情和善意的调侃。
红娘作为一个使唤的丫鬟,在崔莺莺和张生二人从爱情到婚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娘是他们实现个人爱情婚姻幸福的帮助者,没有红娘,莺莺和张生的幸福难以实现;没有红娘他们即使暂时结合,也会分离,还会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在莺莺、张生和老夫人的磨擦冲突中,红娘是崔、张二人的同盟军,是反对封建礼教的坚定支持者。金圣叹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这样评道:“譬如文字,则双文是题目,张生是文字,红娘是文字之起承转合;譬如药,则张生是病,双文是药,红娘是药之炮制”,由此可见红娘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尤其是杂剧大师王实甫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巧妙地插入了“拷红”这一折戏,一下子使一个大户人家的侍女――红娘的形象呈现出来,光彩照人。熠熠生辉,使得观众和读者不仅为莺莺和张生曲折真挚的爱情而感动,也为智勇双全、不畏强势,机智冷静同时又性格直率、富有正义的红娘的言行而喝彩。红娘就象贯穿全剧的红线,少之 ,则是珠玉散落。
一、对强权,她智勇双全、不畏强势
红娘在剧本里虽然地位低下,但却是一个比剧本主角形象和性格更加鲜明的人物。她智勇双全,不畏强势,说话做事处处能够占得先机,处于上风,可谓女中豪杰。同时,红娘是一个充满反叛精神的人。崔、张的自由婚姻,在充斥着封建礼教的社会背景下,是大逆不道的,但红娘作为一位老夫人派来看守小姐的丫头,不仅不揭开这层秘密,或置若罔闻,反而推波助澜,是这场婚姻得以美满结局的主要的牵线搭桥之人。在封建卫道士的眼中,红娘的形象是反面的、不光彩的,是个罪魁祸首,是辱没夫人家谱、败坏小姐闺范、坏张生行止的蟊贼。但在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宗旨下,红娘却是美好的化身,是美满婚姻的代言人。在这场叛逆的婚姻中,红娘不畏被老夫人责打的危险,几次三番周转于崔张之间,为他们安排月下听琴,并有晓夜奔走,传书递简等一系列行动,反映了她对这场恋情的支持,以行动表现了红娘的反叛精神。在作品中,老夫人是封建礼教的化身,终日将女儿紧闭闺房中,不得见生人,在婚姻上是极力主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这个封建的顽石,却遭到了奴仆红娘当面的顶撞,不留一丝情面。”的图谋,促成了志诚相爱的崔、张二人的团圆。
在“拷红”一折中,更是红娘机智、勇敢,遇变不惊的集中体现。在莺莺与张生的事情被发现后,“治家严肃”的老夫人气势汹汹将红娘叫去,莺莺担心不已。虽然这一切都是老夫人的“赖婚”导致的,但红娘的确未能尽到“行监坐守”的职责,违背了老夫人的意志,还在老夫人面前口强“红娘不知罪”,着实让观众和读者为红娘捏了把汗。而机智的红娘并没有慌乱无措,早已想好对策,她先是“赖”,声称“曾去,誰见来”,见赖不过去然后又以退为守,亦真亦假交待部分内容,以探虚实,并以张生的话“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摆脱罪责,接着红娘唱道:
[颓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四本二折)
这段话如奇兵突起,极有心计,既为自己开脱,又把崔、张二人的结合说成是自然合理之事,并且劝老夫人就应面对现实,不必深究,至此红娘已摆脱被动,扭转乾坤。
最后转守为攻,她首先指出老夫人的“失信”之过,违背了“人之根本”,然后――罗列老夫人的错处,使其心服口服。但红娘在陈述自己的道理时,极有分寸,软中有硬、即便在用字上也滴水不漏,如“张生、小姐、红娘”则称“过”,做到了有理有节,并抓住老夫人视家谱名声为已命的弱点,指出如欲治罪、必然会出现“辱没家谱”,“背义忘恩”,“治家不严”,等严重后果。同时,红娘拿信义作为自己另一武器,向老夫人主动进攻:“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日军围普救寺,夫人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