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市水利十一五的规划
都江堰市水利“十一五规划”
2006年-2010年
为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名城,推进我市水利跨越式发展,我局抽调精兵强将对我市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本着“以人为本、促进我市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打造水利之都的要求,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原则编制了我市的“十一五”水利建设规划。本规划由农村水利、城市水利、集镇水利三部分构成。
一、 农村水利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的命脉。为切实贯彻“中央一号文”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投入资金万元,278公里。
(一)、水利现状
1、河流
本市境内河流分为过境河流(岷江)和当地径流(山溪沟河)。岷江自西北入本市境内,至都江堰渠首分为内、外江。外江包括:金马河、沙沟河、黑石河。内江包括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其中走马河在聚源镇又分为两支,左支为徐堰河、右支仍为走马河。金马河主要起排洪作用,其余七条河流均为川西平原的主要灌溉河流(包括本市)。本地山溪河道径流主要有十三条,即:白沙河、龙溪河、味江河、石孟江、螃蟹河、灵岩山沟、纸房沟、万张沟、铜马沟、龙安河、蟠龙河、干河子、南溪河。其中白沙河、龙溪河为岷江支流,自都江堰渠首以上汇入岷江。
2、渠系
我市有省管都江堰七大干渠穿境而过,经过几十年水利建设,我市现有支渠63条,总长279公里,斗渠187条,总长611公里,农渠1222条,总长706公里,毛渠5000余条,总长2190公里。
(1)、跨县(市)支、斗渠:我市现有跨县(市)支渠3条,即环山渠、马坡堰、柏木河,有跨市斗渠3条即青景斗渠、友爱斗渠、友谊三斗渠;
(2)沿山渠道:我市有沿山支渠3条即环山渠、马坡堰、导江堰;
(3)重点支渠:我市有灌溉面积上万亩的重点支渠10条,分别为太白堰、左支渠、右支渠、灵寿堰、五斗河、红塔堰、团结堰、爱民渠、友谊渠、前进渠;
(4)其他支渠:我市还有灌溉面积0.3至1.0万亩的支渠12条,分别为太平堰、莲花堰、马鞍堰、丰收堰、双涧槽、胜利堰、梓水堰、宁江堰、布袋堰、拥军渠、红旗渠、回子堰。其余支渠为灌溉面积小于0.3万亩的小支渠及直灌渠。
3、山丘区小型水利工程
我市山丘区小型水利工程较少,且分布零散。
(1)水库
我市有小(一)型水库1座,即龙池水库,库容13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两座,即青城山月城湖水库和蒲阳镇团结水库,库容分别为15.7万立方米和12.0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分别为15万立方米和12万立方米。
(2)提灌站
我市有提灌站62处,设计提水能力148万立方米,设计灌面0.7万亩,有效灌面0.63万亩。
(3)我市有山丘区蓄水塘等小型水利工程141处,总蓄水库容6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8万立方米;
(4)微型水利工程342处,总蓄水能力18.486万立方米。
上述设施大部分为70年代兴建,绝大部分渠道、山溪河仍为土渠,现已老化、带病运行、输水损失大、渠道沿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制约了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规划方案
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5616.95万元用于农村水利,包括支渠防渗整治98公里、砼U型渠150公里以及其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30公里(折合数)。
1、支渠防渗整治
我市灌溉面积5000亩以上,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及排洪的灌溉支渠有18条,分别为导江堰、马坡堰、左支渠、右支渠、太白堰、灵寿堰、柏木河、五斗河、红塔堰、双涧槽、友谊渠、爱民渠、前进渠、红旗渠、拥军渠、团结堰、梓水堰、环山渠。
1、导江堰:导江堰又名杨柳河,进水口位于蒲阳河左岸的三百洞处,全长17.53公里,其中城区段3.8公里。最大过水流量4.3m3/s,灌溉蒲阳镇、灌口镇的7000余亩农田。
通过近几年的整治,现有防渗渠道8公里,其余9.53公里为土渠,该渠为沿山渠道,大部分渠段渠底高于右侧农田。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渠道比降小,加上左岸山坡的泥土、岩石常常被雨水冲到渠道内,造成渠道垮岸、淤积,堵塞渠道,险情不断。“十一五规划”拟整治堤埂薄弱的渠段6公里;
2、马坡堰:进水口位于蒲阳河左岸蒲阳镇场镇处,是我市一条跨县支渠,本市境内长4.8公里,灌溉面积1万余亩(都江堰市境内0.4万亩),最大引水流量4.0 m3/s。
该渠是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条沿山土渠,部分渠段进行过简单的衬砌。由于资金原因,多年未对该渠进行有效的整治。经过多年运行,现渠道已出现老化,渠道靠山的左岸垮岸情况时有发生,其在蒲阳镇齐心村段有近500米填方渠道,护岸已出现整体向后倒,随时可能发生溃堤的严重后果,加上渠道内淤积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