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27张PPT)
*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 道进行循环流动的。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 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 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 的。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 动的。那么,生态系统中物质到底是怎样 循环的呢? 引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 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 又叫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 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2、物质循环的特点 水循环: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 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 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 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氮循环: 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 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 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 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 复循环。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 和生物体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 同时碳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 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 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 和大气圈中,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往 复循环、生生不息。 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 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 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 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 碳的循环过程 碳的作用: 糖、脂肪、蛋白质、核酸都是构成生 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 碳元素。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 碳在无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即 以CO2和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的 形式存在。 碳的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 群落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 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有 机物中的“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 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 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 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 机物。 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 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这部 分“C”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运到地面 燃烧,仍可产生CO2再返回碳循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进入生物群落 碳出入生物 把CO2合成有机物 群落的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碳出生物群落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燃烧 特点: (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键和食物网的渠道实 现的,二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27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34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种群新课用--种群的特征.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30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21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90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52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57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张第二节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共21张PPT).ppt
-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张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共18张PPT).ppt
-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画像构建及教学反思工具应用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环保教育在小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成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据仓库在环境监测与保护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食疗对慢性肾脏病营养不良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个性化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历史教学策略优化与实施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