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丽的景区会说话6_玉泉寺37
玉泉寺旅游区简介
在邢台西北四十里有个皇寺村,原名玉泉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以该寺有三绝而著称。
玉泉寺代有重修,元顺帝曾驻跸寺内,朱元璋北征也曾于寺内歇兵喂马。寺南有两座水池,上池常年流水,俗称“流不干”,下池进水不外溢,俗称“灌不满”。为古邢台八景之一,名“玉泉夕照”。
玉泉寺文物众多,其古柏尤为奇特。其中一株名鸟柏,传说曾有凤凰率白鸟栖息其上,树身有白鸟纹。另一株为茶柏,其针叶可入茶,清香爽口。玉泉寺于2002年9月由净慧大法师前来驻寺重修,大殿、二殿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装修,又建有新殿舍多处。
石 升
有个地名叫“石升”,它在邢台县张安北村北的白马河北岸。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
很早以前,张安北是“前村后店”的格局,前面的前张安北是村,而后面的张安北则是几家店房。这些客店收留过往行人,生意倒也兴隆。
那时候,驮运货物都用牲口,有骡马也有骆驼,南来北往的行人大都是商人。住店人中,经常有一个骑马的客官,他什么也不带,空手骑马,并且每年都是到年三十下午赶来住店,住个三两天就走。店主人很厚道,逢年过节,客人住店都不收钱,算是积德行善。骑马的客人不道谢也不付钱。他从二十岁开始,一直住到五十多岁,三十多年,年年是这样。
这年大年三十,那客人已经五十六岁了,他照例又来到客店。晚上,他拉着店主人的手说:“店家,我来这里打扰了三十六年,真感激不尽。眼下我已上了年纪,往后就不来了,为了报答您,我告诉您一个秘密:咱村白马河北岸有一溜大青石,在那溜青石的东侧直上直下的石壁上,有一个石缝儿,每年大年三十午夜,里面就会长出一个元宝,你可去取来。”说完,连人带马忽然不见了踪影。店主人很惊讶,也很奇怪,连夜赶到那里,果然,一个金光闪闪的元宝嵌在石缝儿中。他一看喜出望外,便取回来了。
第二年,大年三十时,客人果真没再来,再去取元宝,真的又长出了一块。店主人得了元宝,就想:“一年长一个太慢了,为啥不把坑儿挖大些多长些呢?”于是,在一个月黑阴天的夜间,他拿着铁锤、凿子,把石坑儿挖成像升子样大小、口向东开的石坑,梦想元宝源源而来。
然而,等呀等呀,再没有元宝长出来。以前这地方只是个石缝儿,人们不在意,后来大家发现石缝变成这个石升子,都感到很奇怪。经店主人一说,大家才明白,都笑他贪心,便把这地方叫做“石升儿”。这个名字一直流传到今天。大家一提起“石升”,便自然地想起这段故事。
雷公山
皇寺村北有座馍馍山,当地人都叫它雷公山。张安北村北有五个山岗,从位置上看,这五个山岗互不相关,可当地人总把这五个山岗叫做五胜岗。
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姑从天上来到人间。她驾着祥云遍游太行山,想找个栖身的地方。一天,她来到馍馍山上,向东一望,一片绿生生的麦田尽收眼底,山上奇柏异花灿烂无比,美丽极了。于是,仙姑在山顶埋下一双绣花鞋作为占山凭证,想要独占此山。
这期间,雷公因偷懒耍滑,只打雷不下雨,土地干旱,颗粒未收,被玉皇大地贬下界来。他策马扬鞭,驾着龙头云寻找栖身之所。他来到馍馍山上一看,立即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要占据此山,刚要在山顶留下记号,忽见山顶金光闪闪,升起祥气万道。他赶忙过去挖开石缝一看,发现了那双绣花鞋,知道有人已占住此山。他有心另找圣地,可又舍不开山上的美景,于是眼珠一转心生一计,就在埋绣花鞋的地方又深挖了二尺,埋上自己的马鞭子,然后把绣花鞋埋在鞭子上面,得意而去。
第二年,仙姑一切准备就绪,兴冲冲地来到馍馍山上修练。随后雷公也赶来了,两人互相争执起来。雷公问仙姑占山有何凭证,仙姑不慌不忙地挖出了绣花鞋。仙姑问雷公占山有什么凭证,雷公便兴冲冲地在埋鞋的地方挖起来,一会儿挖出了那根鞭子。他冲仙姑得意地说:“我的鞭子在下边,说明是我先占的此山!”仙姑明明知道是他捣了鬼,一时又不好分辩。两人越吵越气,便各动刀枪撕杀起来。可是,他俩都是武艺非凡,打了多个回合不分胜负。仙姑气极了,就念动咒语,催动五辆马车,要拉土埋住此山。这五辆马车在张安北北坡上刚装满土,还没有走到馍馍山,玉皇大帝就唤她回去。她只好收起咒法回到天宫。转眼间,这五辆土车变成了五个山头,成东南西北走向,直指向馍馍山,摆在了张安北村北的河岗上。仙姑一走,雷公趁机兴建庙宇,占了馍馍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仙姑和雷公,就把五个山岗叫做五胜岗,馍馍山唤做雷公山。
这些叫法连同故事一直沿续到现在。
香炉寨
远古时候,杨二郎担山撵太阳,留在邢台县上马庄东,西两座山。东边的叫马鞍山,当地人习惯叫东寨山,西边的山有三座山头,分别叫大寨山、小寨山、香炉寨,当地人通称西寨山。
单说这香炉寨,山势十分宏伟硬是在山头上直上直下拔起十几丈高的一座山峰,像斧劈刀剁一般。从远处看,就是一块四棱柱的红石碑,阳光一照,红光闪闪。这山峰坐北朝南,东、北、西全是悬崖陡壁,上面平展展的,有好几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