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死亡的判定和立法7
脑死亡的判定和立法 引例 2014年5月1日晚在广西,有一位21岁的脑肿瘤晚期患者进入脑死亡状态,家人决定捐献孩子的心脏,希望其生命得以延续,并与当地的红十字会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5月2日,这颗心脏被植入北京12岁男孩小包的体内,延续另一条生命。然而,这个“千里送心救活男孩”的事件引发了法学争议。 脑死亡的判定 “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包括脑干功能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和永久的丧失”,脑死亡者临床上虽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脑功能已经永久性丧失,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都将发展为心脏死亡。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图平坦。 确立脑死亡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人的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 拘泥于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标准,有可能把心肺功能丧失在脑死之前,在当代医学上仍有可能救治之人宣布为死人,也可能使许多假死病人,如中枢神经抑制剂自杀的人,失去抢救的时机,失去宝贵的生命。 (二)有利于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 (三)有利于法律的正确实施 死亡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而且是一个法律概念。 (四)有利于人道主义的实现 脑死亡的立法 国外脑死亡立法 (一)脑死亡的法律地位 (二)脑死亡立法模式 (三)判定脑死亡的医生 我国脑死亡立法 现状 我国2003年已发表了中国“脑死亡”判断标准和建议判定死亡的程序。针对器官捐献,2010年开始的试点工作采用“心死亡”和“脑死亡”两套标准并行,民众可自愿选择死亡标准。但是目前,法制管理层面仍以“心死亡”为统一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