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第一节《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漏斗内液面为什么 会上升? 2、如果烧杯中也是蔗糖 溶液,结果会怎样? 3、半透膜换成纱布 或铁片行不行? 课题探究: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叫做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条件:①存在浓度差 ②有半透膜 在渗透作用中,水分是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渗透。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思考与讨论: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 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 的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 而涨破吗? 水或红细胞吸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膜 细胞质 原生质层 (全透性) (半透膜) (选择透过性) 细胞液 (具有一定的浓度)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的细胞液 ,且具有一定的浓度 细胞膜和 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概括: 原生质层: 吸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举出实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会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的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30%的蔗糖溶液 [外界溶液] [细胞液] 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 清水 [外界溶液] < [细胞液] 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结论:综合动植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得出 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 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 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 子则不能通过。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 选择透过性 实例: ——课堂练习—— 1、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 甲 乙 丙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因为在水、空气界面的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朝向空气一面 ①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如下结构: 提出:膜由三层结构构成 三层结构构成。 (暗——亮——暗)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探索历程①: 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受到质疑 细胞膜是静止的,变形虫为什么会运动?细胞为什么会生长?细胞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融合? 推论:细胞膜应该是流动的 变形虫正在吞噬草履虫 探索历程②: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实验证明: 实验结论: 通过相关的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 流动镶嵌模型 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 糖类在膜上的分布: 生物膜中的糖类大多与膜蛋白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糖被 功能:①保护、润滑作用(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的糖蛋白) ②细胞识别 少数与膜脂结合——糖脂 技能训练: 1)以 基本支架; 2)蛋白质在脂质上的分布方式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