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稀土永磁新材料技术产业现状
稀土永磁新材料技术产业现状
稀土永磁材料是将钐、钕混合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如钴、铁等)组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压型烧结,经磁场充磁后制得的一种磁性材料。
稀土永磁分钐钴(SMCo)永磁体和钕铁硼(NdFeB)系永磁体,其中钐钴磁体的磁能积在15-30MGOe之间,钕铁硼系永磁体的磁能在27-50MGOe之间,被称为“永磁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的应用在能源、交通、机械、医疗、计算机、家电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低碳经济的到来,将大幅促 进对钕铁硼等永磁材料的需求。新能源汽车、风机、变频家电等节能环保领域的电机需求将大幅增长,拉动钕铁硼行业快速发展。从1996年到2008年,全球钕铁硼产业规模从9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左右,复合增长率12%。乐观预计产业规模保持10%的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传统钕铁硼市场规模1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74亿元。根据恒泰证劵预测,2020年全球范围仅新能源汽车就带来钕铁硼需求466亿元,占传统需求的60%。
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生产成本高,而国际市场磁体价格却不断下降,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磁材企业纷纷进行了产业调整,使钕铁硼产业的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烧结磁体方面,从2000年开始,国际磁体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与重组。2000年麦格昆磁收购美国的Ugimag,2003年麦格昆磁进行产业调整,关闭了Ugimag,将磁材生产转移到中国来。21世纪初,英国的摩根集团收购德国西门子下属的真空冶炼公司(Vacuumschmelze或VAC)以及美国坩埚公司,但是在2003年6月份,摩根集团关闭了美国坩埚公司(Crucible)。2005年摩根集团把德国真空冶炼公司出售给JPMorgan。至此美国的稀土产业已全部没落,而在欧洲只有两家烧结钕铁硼的生产厂家,一家是在德国的真空冶炼公司,一家是在芬兰的Neorem公司。2003年6月,日立金属并购住友金属旗下住友特金的股份,成为全球最大的钕铁硼生产企业,并于2004年4月1日更名为NEOMAX,并停止了日立金属在美国的磁体生产。2007年4月1日NEOMAX在日本退市,成为日立金属的全资子公司。此外日本还有两家钕铁硼生产企业,TDK与信越化工。NEOAX、TDK和Neorem在中国已建立磁体后加工基地。德国VAC与中科三环合作,2005年在北京成立了烧结钕铁硼合资企业。除了欧洲和日本两地外,其余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企业全部集中在中国。
粘结磁体方面,全球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日本企业。主要是精工爱普生与日本大同公司。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HDD)的主轴电机应用方面,大同和上海爱普生两家企业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2年底,中科三环参股了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2004年3月进一步扩大股权,目前中科三环已持有该公司70%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随着稀土永磁材料在高新技术部门的不断开拓应用,市场对磁品的年需量要求更大,故使我国稀土永磁体的产能及产量发展极快,并迅速地发展成为全球磁品的生产大国、供应大国、使用大国及市场销售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烧结和粘结NdFeB,SmCo型,SmFeN型及纳米晶复合永磁体等的总产量和产能都位于全球第一。
在烧结NdFeB方面,2007年我国产量达到48000t,比2000 年增长73%,但2008 年由于经济危机降低为46000t,比2007年降低4.35%。2004-2008年我国烧结NdFeB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6.2%,而产能利用率年均达到91%。2004-2008 年我国烧结NdFeB 产量占全球总产量逐年增长,占全球总产量的74%。
在粘结NdFeB方面,2008年我国产量达到2800t,比2000年增长61%。2004-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7%,而产能的利用率于2008年达到最高为93%,2004-2008年我国粘结NdFeB 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3-44%,2008 年占比例最高为44%。今后可能超过全球产量一半。
2004-2008我国SmCo型永磁体基本上是逐年增长的。2007年达最高产量500t。2007年与2000年相比,SmCo产量增长率29%。2004-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达21%。2004-2008 年占全球总量的29-34%,占世界第一。今后SmCo永磁体将会保持此态势。
2008年,国内稀土永磁材料销售额达到49亿元人民币,出口稀土永磁材料折合人民币43亿元人民币,国内稀土永磁材料总产值达到92亿元人民币。
据初步统计表明,目前全国有稀土永磁生产企业百余家,其中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吨的有4家,年生产能力1000吨-3000吨的6家,500吨-1000吨的8家。
但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