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廉颇蔺相如列传6.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6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注】。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飱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注】戏下:即“麾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千里馈粮      馈:运送 B.车不得方轨       方轨:两辆车并行 C.赵已先据便地为壁    壁:墙壁 D.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竖起,树立 解析:C 壁:营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坚营勿与战        欲与王为好 B.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归璧于赵 C.若疾入赵壁   不若也 D.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且相如素贱人 解析:C A项,介词,和。B项,介词,到。C项,代词,你们/动词,如,比得上。D项,况且。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出韩信作战智慧的一组是(  ) ①虏魏王,禽夏说 ②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③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④今日破赵会食 ⑤出,背水陈 ⑥鼓行出井陉口 A.②⑤⑥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④⑤⑥ 解析:A ①是韩信曾取得的辉煌战绩。③是韩信听到好消息后的情态和行为。④是韩信鼓舞士气的一句话,表现了他的信心十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左车认为韩信定会利用井陉之险背水而战,故提议“深沟高垒”以“绝其后”。 B.韩信曾经辉煌的战绩让成安君心有余悸,不敢和韩信正面交锋,再加上成安君是个正人君子,所以他没有采用广武君的策略。 C.汉军在水边高竖帅旗擂鼓壮行,韩信则乘机亲领二千精兵偷袭赵军的大本营。 D.韩信胜利的关键在于他能够奇正并用,背水列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从而一举歼灭赵军。 解析:D A项,李左车在当时并未预见韩信定会背水而战。B项,“心有余悸”在文中没有依据,而且“不敢和韩信正面交锋”不对,成安君主张正面交锋,不主张出奇兵制胜。C项,“二千精兵偷袭赵军的大本营”既非汉军擂鼓出征时的举动,也非韩信亲领。 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译文:? ? (2)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译文:? ? 解析:(1)“号”为“号称”;“其实”是古今异义词,“它实际上”;“罢”为通假字,通“疲”。(2)“详”为通假字,通“佯”;“走”为“跑、逃”的意思;“疾”为“激烈”。 答案:(1)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它实际上超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 (2)这时,韩信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