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试卷评讲专题之一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00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 甘露寺多景楼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 ①多景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时郡守陈天麟所建,是寺内风景最佳处。②呗:梵音的歌咏。 本题总体得分情况: 甘露寺多景楼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 ①多景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时郡守陈天麟所建,是寺内风景最佳处。 ②呗:梵音的歌咏。 * * 高三试卷评讲专题之一: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 * 高三试卷评讲专题之一: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试卷评讲专题之一 风度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卢龙华 诗中第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述理由。 平均得分0.8,满分3个,0分26个。 主要失分点: 1、找不到答题切入点,多套话空话; 2、对作品中的关键字体味不深,以致答题有偏差; 3、答案不规范。 解答分析: 回顾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点总共有四点: 1、考查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考查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3、考查点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考查点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本题为考查点四。 明确答题模式: 通过写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了什么感情。 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一招:看题目 《京口北固亭怀古》 《赤壁怀古》 借古人来抒写自己的情感。 《送······》 《别······》 表达的是送别之情 《秋夜》 秋天充满萧瑟之气,容易让人想到人生之秋,所以多有悲凉之情从中生出。 《甘露寺多景楼》 登高览胜之作 第二招:找关键词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羡 羡 xiàn (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羡,贪欲也。——《说文》 羡,贪慕也。——《广韵》 慕欲曰羡。——《字林》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淮南子·说林训》 冥鸿 mínɡ hónɡ 1.高飞的鸿雁。 2.汉代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第三招:查注解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所选取的诗篇是比较浅易的,一般是不必注释的,除非个别的词语不加注释学生难以理解。它的注释多从考生阅读理解考虑,目的是在紧要处给考生提供帮助。正因为如此,这个注释有时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 夷 山 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招:读题干??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请从景的转换和情的变化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景的转换和情的变化 [参考要点]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或由村夜萧疏暗淡的气氛转向月光明朗的气氛);情感由孤寂转向愉悦;诗中以景物的变换暗示作者心情的变化。 第五招:调动学习积累--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 (注意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 必须掌握的两个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 一是明确古典诗歌一般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具体 。也就是说要点明写了什么景抒什么情,对景的引述要恰当具体,对情的分析要准确到位,这样才叫具体! 二是规范答题,观点一定要明确。 通过写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了什么感情。 练习: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诗的内容主旨。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急救护理措施.pptx
- 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PPT.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必修《歌唱》人音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推荐)..doc VIP
- 2025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检验检测院(第二批)招聘编外聘用人员5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FAN-045 37#地块 电梯井施工操作架搭设 及安全防护方案 终.doc VIP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GJ B-360B-2009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pdf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