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艺术—旦角篇PPT(精)26.pptVIP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流派艺术—旦角篇PPT(精)26

李多奎先生嗓音宏亮苍劲,吐字清楚,行腔流畅,韵味浑厚,中气尤为充沛,势如穿云贯石。他嗓音洪亮宽厚,音质饱满明净,高低音均佳。气力充沛并善于运用。在龚云甫唱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咬字真切、喷口有力的优长,加强了唱腔的力度,高腔唱得苍劲挺拔,低腔更能委婉沉着,大段唱工扎实稳健,行腔舒展大方,尤其是垛板,节奏愈快,气息愈见匀停而且字字有腔,充分展示了演唱技巧的高超,具有醇美的特殊韵味。 李多奎具有一副得天独厚的“中锋响堂”嗓子,他的嗓音富有表现老年妇女那种雌音和衰音,而且对于吐字、喷口均极讲究。几十年以来艺术实践和不断深入研究与改进,在龚派的基础上,在老旦行当中又形成了个人的演唱风格,创出了一个影响很大的“多派”。后来也成为老旦行当中资望较高的老艺人。 代表剧目:擅演剧目有《钓金龟》、《行路哭灵》、《望儿楼》、《遇后龙袍》(或称断太后、打龙袍)、《太君辞朝》、《滑油山》、《游六殿》等。晚年与著名净角裘盛戎合演的《赤桑镇》,堪称绝唱。一生收徒甚多,私淑者更众,较有成就者为李盛泉、李金泉、王玉敏,王晓临、王梦云等,时世宝、赵鸣华、李鸣岩、林丽娟等再传弟子有,兰文云,郭跃进,郑子茹,李宏,郭瑶瑶等。 李金泉(小李派) 李金泉(1920-2012),工老旦。原名李景泉,北京人。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从文亮臣、徐寿祺等学老旦。1940年毕业,1942年拜李多奎为师深造,并搭杨宝森、奚啸伯、马连良、梅兰芳、金少山、荀慧生、张君秋、李少春、李盛藻等班社演出。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 他嗓音宽厚脆亮,唱腔高亢苍劲,基本功扎实,演唱技巧全面,戏路宽,善于塑造人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因戏创腔、以腔唱情,为老旦行当开创新时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不断地演出实践及新剧目的创排中,他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出了高亮清洌、圆润甜脆的发声方法。由于他从小就重视音韵钻研,又向昆曲名家曹心泉学过昆曲,为此他行腔韵味醇厚,并且善于自己设计新腔。他远学龚派,近学李派,为继承、发展老旦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金泉重视以情带唱、以唱抒情的老旦舞台艺术,从剧情的需要出发,注重对角色情感的挖掘。他的唱腔声情并茂。他在吐字、发音、归音、气息等技巧的运用上精到讲究,即便扮演次要角色,如《穆桂英挂帅》的佘太君、《六月雪》的蔡婆婆、《响马传》的秦母、《王佐断臂》的乳娘、《宋景诗》的宋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的大春娘,他都能以一两个唱段再加上精湛的念白和情感交融的表演动作,达到绝妙的烘托作用,使全剧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 代表剧目:常演剧目有《钓金龟》、《遇后龙袍》、《太君辞朝》、《岳母刺宇》、《罢宴》、《穆桂英挂帅》之佘太君、《响马传》、《宋景诗》、《李逵探母》、《宋景诗》之宋母、《六月雪》之蔡婆、《响马传》之秦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并设计《红灯记》中李奶奶唱腔。 李金泉的弟子有赵葆秀、王梦云、王晶华、王晓临、刘莉莉、郭跃进、袁慧琴、温娜、郑子茹,王小砖等。再传弟子有翟墨,康静,侯宇,张兰等。 筱翠花中年嗓哑,不以唱工为主,念白却有十分功力,虽声音不高,但能打远,吐字清晰而富有力度.尤擅京白,兼有甜、柔、辣、脆的特点,生动传神。小翠花最大的成就在于做工,他做戏认真,表现古代妇女的行动能由生活中寻找源泉井加以提炼,举手投足精确优美,尤注意细节的刻画,如《拾玉镯》中的捻线、饲鸡等动作,真实自然。筱翠花的翻扑功夫亦为难能,对于吊毛、抢背、发绺等的熟练运用都加强了表现力。 筱翠花擅演的剧目极多,偏于玩笑的有《荷珠配》、《打樱桃》、《打杠子》、《一匹布》等,载歌载舞的有《小上坟》、《小放牛》、《梵王宫》、《贵妃醉酒》等;以武打为主的有《巴骆和》、《演火棍》、《英杰烈》、《东昌府》等;表现凶杀、鬼魂的有《坐楼杀惜》、《活捉三郎》、《杀子报》、《马思远》、《阴阳河》、《红梅阁》、《挑帘裁衣》、《海潮珠》、《翠屏山》、《战宛城》等,昆曲戏有《昭君出塞》、《琴挑》等;还参加了许多著名生行、旦行演员排演的新剧目。 他的传人主要有仲盛珍,毛世来、陈永玲、崔熹云、李丹林,崔荣英等。还有刘盛莲等也是完全宗法“筱派”的。再传弟子有秦雪玲,常秋月,朱虹,索明芳等。 关派 关肃霜(1928—1992.3.6)女,原名关鹔鹴,满族,湖北荆州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专攻武旦。 京剧关派艺术创始人。为满族正黄旗驻防荆州旗人的后代。生于武汉。是京剧鼓师关永斋的女儿。她自幼受到艺术熏陶,父亲教她唱《女起解》、《贺后骂殿》,8岁开始练功,三十年代末,她曾向雪艳香学艺,不到半年,这位启蒙老师因家庭所累,辞她而去。她15岁时,她正式拜京剧名旦戴绮霞为师,不但写了契约,还被改从师姓。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