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倾力打造诗歌鉴赏景情揣摩225
诗歌鉴赏 问题1答案: “微风”是全诗的线索,或明或暗地贯穿全篇。 除了首联明写之外,下面三联都是暗写微风, 颔联写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写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写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 * 专题训练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004江苏卷) 作业回顾: 参考译文: 年年(到)金河又(到)玉关,天天(与)马策和刀环(作伴)。暮春白雪,覆盖青冢,万里黄河(蜿蜒流淌),绕过黑山。 问题一: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因为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的是征人的戍边生活。 答 答 ——怨景色单调。 问题二: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答: 诗歌形象分析 诗歌分析三步走: 1、找出诗中描写的形象。 2、体会由形象构成的画面。 3、揣摩其寓含的情理。 1、找出诗歌中的形象: 玉关 青冢 黄河 黑山 马策 刀环 白雪 地点——塞外 物品——战争 气候——酷寒 2、体会画面: 这些形象构成了典型的边塞将士生活画面,不仅自然环境单调恶劣,而且战事频繁紧张。 3、揣摩诗人寄寓的情感: 从这些画面可以充分感受出征人们对征戍之地的寒苦荒凉以及长期服役、转战跋涉的苦怨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找出诗歌描写的形象 夜、秋气、烛花、床、梧桐、月。 一二句画面:秋气清冷,长夜漫漫。 三四句画面:床凉人寒,月影斑驳。 萧瑟凄清,佳人“频剪烛花”,夜永难寝,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床凉、月疏,也显示诗人遗憾失落、心凉情苦的境遇。 秋气 体会画面 揣摩情感。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格)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即可。) (2005年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寻找形象 微风、窗、门、枝、露、苔藓、幌、绿琴 诗歌的首联与颔联构成了这样的画面:傍晚时分,微风徐来,敲门动竹,诗人独坐室内,临窗思盼故人。 颈联: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 尾联:这风太小了,未能掀帘进屋来。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积尘如土。 2、体会画面、揣摩情感 ——孤单的心绪 ——清幽静谧的境界 ——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问题2答案: 清冷、幽静 / 孤单、寂寞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王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简析王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 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秋夜清冷,乌鸦都已归巢,唯余江水悠悠。表达了无限的思念之情 (所答应是对意境的描绘,有人、有景、有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 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