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01-30课).doc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笔记 (第01-30课)
二级课程01
?1、什麼是“勢”?
世界---物質---...元素---分子---原子
? ? ---氣---勢---形
? ? ? 氣的運動產生了勢。
? ? ?勢通過物體的體被人所感知。字形是表面的,重要的是看筆鋒的走勢。
勢的表面不同:靜、險、動。
書法作品,有取靜勢、動勢。但這些都是一個字完成以后所表達的勢。跟張旭表達
的并不一樣。
2、張旭的五勢。
韓方明記:張旭體系:五執筆、九用、八法、五勢。
《玉》有說細記錄五勢:
一曰:鉤裹勢。 ??? ? ? ? ? ? ? ? ? ? ? ? ? ?二曰:鉤努勢。
三曰:袞筆勢。 ?? ? ?? ? ? ? ? ?四曰:豎筆勢。
五曰:奮筆勢。?結論:
每個筆勢各有名字,表示固定的點畫配搭。
每個筆勢都是一次運筆寫成的。
一個筆勢就是筆鋒一個固定的路線。
(寫字時筆鋒不是亂走的,它有規定的路線。受到點畫的規范和制約,但我們可以
以不同的主法組合點畫。靈活地產生各種筆勢。)
《玉堂禁經》除了“五勢”之外,后面還有其他三十幾種筆勢。現在的部件,就是
以前的筆勢。漢字書寫實際上就是運用這些筆勢。我們應整理古人的筆勢系統,而
不用另搞一套。
古人的筆勢與現在的部首很相似。部首只是合體字分類用。如水部、木部、土部,
按照它們的意義分別部居。至于部首以外的點畫,部首是不管的。
例:旁
按部首分上下兩部份發。
按筆勢可用五個筆勢裹
束在一起就是“旁”字。
所以書法寫字,其實只
組合其些筆勢。
例一級課中
例:寥
把四個筆勢裹束成字。所以說,書法跟普通寫字不同。
書法跟普通寫字不同。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先由點畫組成筆勢。然后裹束筆勢
成為一個字,我稱之兩步成字。點畫寫得好不好取決于用筆技巧,關鍵是小圈換
筆心。筆勢是否順暢就要組織點畫。大圈的關鍵是運用使轉。裹束筆勢要照顧整
體的結構。
結論:
書法兩步成字,是對應
書法三要素的。
點畫級成筆勢,是裹束
成字的準備。
看懂一個字由哪些筆勢
組成,這就是識勢。
3、印刷體和手寫體
郭紹虞《從書法中窺測
字體的演變》:文字的
應用有兩個目標:一個要求辨認清楚,一個要求書寫便利。
正國為有這兩個目標,文字就分為兩種體式。
《從書法中窺測字體的演變》:一般人往往對要求辨認清楚的文字,稱之為正體,
而對于書寫便利的稱之為草體。到后世印刷術盛行之後,就稱前一種為印刷體,後
一種為書寫體。就文了的性質和應用而言是可以只分正草二體的。
文定 ?辨認清楚--正體--印刷體(宋)
? ? ? 書寫便利--草體--書寫體(或手寫體)
? ? ? ? ? ? ? ? ? ? ? ?(不是書法的草書)
手寫體的特點:便利流暢。
使轉:使:就是直線的連續書寫。 轉:就是弧線條的連續書寫。
中文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寫印刷體有一個筆順的問題。
(現在書寫的筆順,與書法意義上的筆順是不一致的。)
古人很早就區分的印刷體和書寫體。但民間手寫體基本上就是自
由發揮,只有書法之體才有規則。書法就是把普通人的手寫體,升
華到藝術的層次。只要會善用筆勢,就能把復雜的字形變得簡單。?
結論:
印刷體是給人讀的部首以文字分類。
依照筆順寫文字印刷體,不是書法。
書法用筆勢,這是手寫體的規則。?
《臨池管見》清 周星蓮:
近來書生筆墨,臺閣文章,偏旁布置,窮工極巧,其實不過寫正體字,非真楷書
也。
(真書不是正體字。下節課講)
要點:
古人所說“勢”的意義。
“五勢”指筆鋒某種固定路線的走法。
書法的筆勢和寫字的筆順比較。
二級課程02
4《千祿字書》:正、通、俗,把字分三類。(這本書是給從政的人查字用的。)
俗:民間記賬、開單、民間流行的手寫體。
通:正體通用,用正式場合,官方用,歷史悠遠。
正:文字學上有根據,用最正式場合,科舉考試等。(碑刻)
正體字根據篆體字來的有根據,但寫起來未必流暢。通用字因被許多書法家所使
用,漸漸承認了它的合法性,并取代了正體字。
通:書法之體。“通”字很多字就是書法之體,又稱帖體、帖寫。帖體不是正體,
也不是自由體,它是有規則的。我們學書法,就是學這種。
《玉堂禁經》: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三者兼備,然
后為書;茍守一途,即為未得。
用筆:小圈。識勢:大圈。裹束:大圈+小圈。
5筆勢適用范圍,真行草三體。
《授筆要說》:自伯英以前,未有真、行、草書之法。(伯英即張芝)。
書體發展的順序是:最早有先秦的篆書。然后有漢代的隸書,隸書早
期產生了草書,晚期產生了行書,最后有了真書。五大書體可分兩類。
篆隸是分筆寫的,真行草收是用使轉寫的。
《書譜》唐孫過庭:真以點畫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
使轉為形質。
(孫明確指出,真書和草書其實只是大小圈對換。)
例:交字
整個字 有兩個筆勢:上面“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