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丝素基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纺织工程专业论文
丝素基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中文摘要丝素基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中文摘要本文以丙三醇为增塑剂,以珍珠粉和纳米银为抗菌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丝素基抗菌膜。为研究混入物对膜的结构、性能的影响,分别制备珍珠粉/丝素共混膜、碳酸钙/丝素共混膜、纳米银/丝素共混膜以及丝素基双层抗菌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表面形态,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研究膜的结构,用重量法和紫外光谱吸收法分别测定膜的质量溶失率和丝素蛋白溶失率,用Instron5967 型力学仪测量膜的力学性能,按GB/T20944.3-2008纺织品的抗菌性能评价方法对膜的抗菌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共混膜的结构,丙三醇的加入对膜的结构影响较明显,在成膜过程中丙三醇能诱导丝素由无定形结构向结晶结构转变,不加丙三醇的膜主要为无定形结构;丙三醇对共混膜结构的影响与膜中混入物及其数量有关,含10%珍珠粉的共混膜,当丙三醇比例小于等于20%时,共混膜的结构主要为silkI结构,同时含有少量的silkII结构;当丙三醇比例大于20%,共混膜主要为silkI结构;含20%珍珠粉的共混膜,丙三醇比例在20%~35%范围内,均为silkI结构;含纳米银的共混膜,加入丙三醇的结构无明显差异。共混膜中的丝素蛋白溶失率,丙三醇的加入对膜中丝素蛋白溶失率影响明显,不加丙三醇的膜丝素蛋白溶失率很大,而加入丙三醇的膜在本实验范围内,无论混入珍珠粉或碳酸钙或纳米银,膜中丝素蛋白溶失率均很小,均在0.6%以下。共混膜的力学性能,丙三醇对膜的增塑作用明显,珍珠粉比例为10%,丙三醇比例为20%时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比较好;珍珠粉添加20%时,丙三醇加入数量为30% 时的膜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纳米银添加量在0%~0.6%范围内,不同纳米银含量的膜的断裂伸长率无显著性差异;添加纳米银的膜拉伸强度比不加的明显低;纳米银比例为0.6%,丙三醇比例为15%膜的综合力学性能为较好。丝素基双层膜的力学性能,下层均为含0.6%纳米银,上层含珍珠粉的双层膜的断裂伸长率随着上层珍珠粉数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双层膜的拉伸强度无显著性差异。丝素基共混膜的抗菌性能,珍珠粉/丝素共混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随着I中文摘要丝素基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添加珍珠粉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当珍珠粉添加数量达到15%时具有抗菌作用;珍珠粉的数量对共混膜的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影响不明显,共混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小于70%。含15%碳酸钙的碳酸钙/丝素共混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不具有抗菌性。纳米银/丝素共混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随着纳米银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具有抗菌作用的共混膜的纳米银最小添加量为0.1%、最大添加量为0.5%。丝素基双层膜的抗菌性能,下层纳米银比例均为0.6%,上层珍珠粉比例在10%~ 为20%范围内,双层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大于70%,且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关键词:膜;丝素;珍珠粉;纳米银;抗菌性能作者:张萌指导教师:谢瑞娟Studieson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SilkFibroinBasedAntibacterialFilmsAbstractStudieson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SilkFibroin BasedAntibacterialFilmsAbstractInthisstudy,silkfibroin(SF)basedantibacterialfilmswerecastedbyusingpearlpowder (PP)andnanosilver(NS)asantibacterialagents,in addition,glycerolwasselected asaplasticizer.Inorder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additivesonthestructureand performanceofthe?lms,SF/PPblendfilms,SF/Calciumcarbonate(CC)blendfilms, SF/NSblendfilmsandSFbasedbi-layeredantibacterialfilmswereprepared.ThesurfaceofthefilmswasobservedbySEM.Thestructureofthe?lmswasinvestigatedbyX-ray diffractionandInfraredspectroscopy.ThemasslosspercentagesofthefilmswereexaminedbyweighingmethodandthedissolutionratesofSFinfilmsweremeasu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维硫化铋纳米微米结构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物理学专业论文.docx
- 静电纺多孔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纺织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永磁板中磁化等离子体鞘层的实验研究-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论文.docx
- 医用镁合金力学性能与腐蚀行为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提高冰粉生成甲烷水合物转化率的实验研究-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研究-海洋化学专业论文.docx
- 湘方言处置标记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 中国手机设计公司发展趋势分析-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视频监控中行人检测与跟踪的算法研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脑胶质瘤侵袭生长的相关因素及直流电场诱导u87胶质瘤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研究-外科学(神经外)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