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车床横刀架进给数控改造汇.doc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车床横刀架进给数控改造汇.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车床横刀架进给数控改造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车床横刀架进给数控改造 校区(函授站): 专 业:机电一体化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起止时间: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校区(函授站) 专业 机电一体化 题目 车床横刀架进给数控改造 任务与要求 1.完成一台机床工作台的数控改造;要求工作台能实现点位(或连续)控制; 2.改造部分进给伺服系统一个坐标轴的机械装配图一张(A1); 3.计算机I/O接口、驱动电路等电路原理设计图一张(A1); 4.设计说明书8000字左右(前言,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及框图,机械部分设计计算,机构设计说明,硬件电路设计说明,技术经济分析,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附录); 5.选步进电机为驱动电机,脉冲当量取0.01mm/step; 6.旋转——移动的转换用滚动丝杠; 7. 能用键盘输入命令,控制工作台;能实时显示工作台当前运动位置;有超越边界报警,并停止运动。 原始数据: 1. 工作台(或刀架)重G=155 N; 2.工作台行程L=0~300mm; 3.工作台最大移动速度Vmax=3m/min; 工作台工作进给速度Vmax=1m/min; 4.切削分力:FX= 340N,FY=950N,FZ=1390 N; 5.工作台尺寸:300×550mm2; 6.各传动部件的设计寿命15000~48000h。 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的拟订…………………………………3 1-1 总体方案确定 ……………………………………………………………………3 1-2 数控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 …………………………………………4 第二章 车床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5 2-1 脉冲当量的选择 …………………………………………………………………5 2-2 切削力的计算 ……………………………………………………………………5 2-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6 2-4 齿轮传动比的计算………………………………………………………………14 2-5 步进电机的计算与选型…………………………………………………………15 第三章 车床微机数控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20 3-1 单片机微机数控系统电路设计内容……………………………………………20 3-2 MCS-51 系列单片机简介………………………………………………………21 3-3 存储器扩展电路的设计…………………………………………………………28 3-4 I/O 接口电路及辅助电路设计…………………………………………………37 3-5 典型零件加工程序设计…………………………………………………………46 参考文献……………………………………………………………………………………50 致谢…………………………………………………………………………………………51 绪 论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需频繁改型,普通机床已不能适应这些要求,数控机床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机床具有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是今后机床控制的发展方向。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数控机床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在研制加工直升机桨叶轮廓用检查样板的加工机床任务时,提出了研制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1949年,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实验性样机。这是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直线插补三坐标连续控制铣床。经过三年改进和自动编程研究,于1955年进入实用阶段。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价格和技术原因,品种多为连续控制系统。到了60年代,由于晶体管的应用,数控系统提高了可靠性且价格开始下降,一些民用工业开始发展数控机床,其中多数是钻床、冲床等点位控制的机床。数控技术不仅在机床上得到实际应用,而且逐步推广到焊接机、火焰切割机等,使数控技术不断的扩展应用范围。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 自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精密测量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也在迅速地发展和不断地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数控:1952-1959年采用电子管元件构成的专用数控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