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展演与城08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22 猶太博物館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22 Daniel Kibeskind 《恐怖之塔》 近年國內外的公共藝術現象和論述,可歸納為下列諸類型: 學院式個人自由創作的公共藝術觀念。 教化式和政治宰制式的官方公共藝術。 增值式和階級隔離式的公共藝術。 都市設計式和中性低限美學的公共藝術。 泛藝術論的公共藝術。 泛參與式的公共藝術。 社會生活儀式的「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15-116 胡寶林則認為應以以下七點態度取捨前述的七種公共藝術現象: 「極右派」和學院式的「大藝術論」作品指應屬於藝廊,而非公共領域。 宗教神像的儀式性裝點不一定用高高的台基神壇,可以光線和時代性的親切的壁龕框架烘托。 審議者應阻止或拆穿私人財團「增值式」或「階級隔離式」的「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17-123 任何的建築設計主題,都應朝「可反應地緣的歷史和族群藝術」的方向發展。 生態主義的觀點是新世紀不應逃避的態度。 在公共領域中,沒有地緣、歷史、族群、場所精神參與、時代精神和社會議題的設施物或藝術作品,就不是公共藝術。 學會「互為主體」的溝通,並加入一點與生活相關的主題,就可以當作一場近乎裝置藝術或創意遊戲的實驗。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17-124 公共藝術在社區中的角色 在社區中,公共藝術喚回地方歷史、地名故事、或歷史事件的媒介。 也是刺激公眾對時代尖銳問題,如環保、婦權、教改等議題的論述。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35 公共藝術在社區中的角色 不論是興建社區中心的工程款,抑或是配合社區營造的補助款,甚至是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計畫,因為參與的強度,本身就有認同歸屬的公共藝術意義。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35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35 顏名宏《春之花園》 結論 公共藝術是一種關懷文化生態和政治論述的新世態美學,亦即一種在公共領域中的參與性社會美學。 公共藝術本身應有藝術品質和人與環境交融的場所精神,最好能喚起共同記憶,可時空交互感應藝術氛圍,有謎語特質和開放結局的文本,以及刺激省思論述的議題。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53-156 因此,公共藝術應是結合形式多元、菁英意念,最後,過程應是草根的。 並且,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文化多元論或者文化『平行』說,而非一個支配性的文化一元論」的時代。 公共領域不應由一個藝術家或有政治宣示目的之公私投資部門宰制。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24-125,156 結論 公共領域不僅只有實質性的空間向度,同時也是一種心理的向度。 滿足了政治論述性、社會性、場所精神性和認同參與性的四個條件,就是能走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傳統美學而邁進千禧年二十一世紀的「新世態公共藝術」或「社會參與式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124-125 結論 謝 謝 聆 聽 參與式創作的公共藝術 邱誌勇 公共性、自足性和自主性 公共藝術創作者的創作動機顯然是「社會性」重於「自足性」(self-satisfaction/independency)。 從藝術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或者是創作者的「自足性」等於零,意即他們只不過是工匠。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41-44 公共性、自足性和自主性 在「為藝術而藝術」的激情下,忽略了其作品的「社會性」。 亦即錯過了與群眾意識相共鳴、同互動的機會。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41-44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41 維也納國會大廈《法律與正義》 許多戶外雕塑形成的都市景觀只有純藝術的功能,少共同意識的凝聚可能,儘管有些作品本身有高度的藝術品質。 Arnold Hauser的藝術社會學認為所謂「藝術的自足性」是一種創作傳達的動機而不是創作本質。 公共性、自足性和自主性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44 作品的「自足性」不同於作品的「自主性」。 藝術的美學轉化力量本來就應存在超越現實和政治目的之外,甚而顛覆現實,在美學形式中顯現真理。 因此,藝術作品在傳達方面不應只顧「自足性」,在傳達「社會性」過程中保有其超越現實、政治和社會壓力的「自主性」。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44 公共性、自足性和自主性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45 維也納 Joseph Olbrich《Secession》 場所精神的首要條件 市民族群的認同性 空間位置的方便可及性 空間使用的「開放性」與「平權性」 空間中的人群、建築品質、藝術品(公共藝術)、場所性格和時間的互動及配合 在此時此刻活動的時間性(平日、夜間、周末、節慶)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59 場所精神的首要條件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p59 高第在巴塞隆納的Casa Mila住宅設計 生態都市的要求條件 有歷史感的品質 與其他公共空間領域互相串聯的街聯架構 有人性的尺度及人性化的交通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