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猜一猜,唱的是谁?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思考讨论: 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他是怎样建立的明朝? 明朝军权又是怎样的加强? 下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讨论: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地点: 人物: 1368年 应天,改称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我该怎样做才能加强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上: (1)改革机构 ①中央: ②地方: (2)设立特务机构: 2、思想上: 废丞相,撤销中书省 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厂卫制度 八股取士 1.靖难之役 VS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 ② ③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 削藩 设立东厂 建文帝 朱棣 胜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明 以六部分理朝政 撤中书省 废丞相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中央 地方 明殿阁大学士 皇帝 丞相(百官首领)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皇帝助手) (六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中央 地方 (三司) 布政司 按察司 都 司 锦衣卫 东厂 皇帝 内阁 片段2.“宋濂请客”——恐怖 的厂卫特务机构之锦衣卫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锦衣卫印 锦衣卫的职能是监察官员和百姓。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1.锦衣卫(明太祖) 2.东厂 (明成祖) 锦衣卫 片段3.“看榜文”——不求实际、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明朝乡试试卷 秀才 ↓ 举人 (省级乡试) ↓ 进士 (中央会试 和殿试) 科举考试的三级 隋朝:创立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完善 唐太宗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首创武举与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八股文(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范进中举》 (节选)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请结合书中90页动脑筋,谈一谈“八股取士”有何利弊呢? 1、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2、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第二节《分析互联网应用的特征及影响》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沪贵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 投标方案(技术标527页).doc
- 04.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陆上集中式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导则(2024版).pdf VIP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2.3《协商》课件.pptx VIP
- 衰变池系统施工方案.docx VIP
- AP物理1 2016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Physics 1 2016 Real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2.2《洽谈》课件.pptx VIP
- (正式版)DB42∕T 1505-2019 《湖北美丽乡村建设规范》.pdf VIP
- 食材配送员工管理制度.docx VIP
- 华为企业管理系统.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