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冀人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清末民初新景象》课件1.ppt

2017秋冀人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清末民初新景象》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民初新景象 第10课 江苏南通人(1853—1926),16岁考中秀才,1894年考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纂之职。 张 謇 请思考并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张謇弃官从商的背景和目的。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愈演愈烈,在列强的刺激下,国内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 背景: 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并与列强争夺国家的经济控制权和利益。(实业救国) 请思考并回答: 2、说明一战期间和大战结束后,大生纱厂不同命运的主要原因。 一战期间,西方各国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一战之后,外国资本和商品大规模侵入,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急剧恶化。 请思考并回答: 3、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它的最后命运说明了什么? 帝国主义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主要敌人,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世纪60、70年代:产生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 20世纪初: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发展进程艰难曲折; ◆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类型集中于轻工业); ◆整体水平低下,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不能独立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了重要影响? 政治上,使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思想上,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通过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情景 新式交通工具——铁路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 主持设立电报局 新式通讯工具——电报 1881年,上海电报局 青年时代的孙中山 民国时期的孙中山 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 剪辫子成为新景观 民国服装爱“混搭”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