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培训课件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第四章 青少年期 ;分期 面向 ;第四章 青少年期 ;(7)少年期的問題 ;;4.少年期的情緒發展;;;Havighurst之青少年發展任務之內容;艾瑞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機會理論 克勞瓦及奧林(Cloward Ohlin)的機會理論指出社會中散佈合法或不合法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將決定偏差的方式,低階層人民犯罪率高,他們期望能獲得中層階段的生活水準,卻無法獲得合法的機會,乃轉向尋求不合法的機會而犯罪。 ◎犯罪次文化理論 柯漢(Cohen)的犯罪次文化理論,在犯罪率高的社區裡,那些導向於犯罪的價值觀點、態度及行為模式是代代相傳的,形成一種次文化,社區居民朝夕相處,時常接觸到這種次文化,所以犯罪行為才會互相傳播。 ◎差別聯結理論 蘇薩蘭(Sutherland)所創的差別聯結理論,認為犯罪行為和其他行為一樣都是從學習而得來的,尤其是從個人所親密歸屬的團體中最容易學習。國中階段的少年最容易從他最親密的不良遊伴學到犯罪行為。 ;◎標籤理論 李瑪特及貝克爾(Lemert Becker)所創之標籤理論,認為個人可能偶然或經常有偏差行為,如果沒有被人發現,就不會被公認為偏差的或病態的,但是個人的偏差行為一旦被發現,往往被加上了壞的標籤,就會導致另外的更嚴重的偏差行為。 ◎規範缺失理論 梅爾頓(Merton)的規範缺失理論,認為社會秩序混亂涉及一種整合,傾向於分裂或缺乏文化目標或規範。即社會裡某些個人或團體不能經由合法規範所允許的手段來達成目標, 而用不合法的手段來取得財物,因此就犯了罪。 ◎犯罪的自我概念 雷克蘭斯(Reckless)研究兒童的自我概念是否有犯罪的傾向。據他的研究,犯罪者與不犯罪者的家庭情況有所不同,不犯罪的家庭中,家人關係較穩固,凝結力較強,親子關係 佳。 ;◎安非他命犯罪及濫用者增加之原因。 1、歹徒及不法組織為牟利而大量促銷。 2、已濫用的個人不容易禁絕。 3、一般人對該藥之認識不足,常有疏於防患及考慮之處。 4、大部分原料如麻黃素透過走私進口,其供應來自國外,杜絕其供應管道困難。 5、心理因素:ㄧ般人對該藥的誤解,如:不易上癮、不犯法等。 ◎安非他命濫用之原因、預防對策及誤解。(p.118-119) .濫用原因 1、來自家庭之疏離感。 2、朋友引誘。 3、好奇心。 4、逃避憂鬱、消沈。 5、對現實社會之反抗。 ?預防對策 1、避免孩子孤立,不可過度縱容。 2、與學校密切聯繫。 3、監護者應具有藥物常識。 4、晚上不輕易允准子女到同學家做功課或夜宿。 5、不准子女在不正當場所打工。 6、應多注意子女的行為,如學、不服管教、暴躁、易怒、缺錢。 ;第五章成年期 成年期是從二十歲以上至四、五十歲。是人生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也是一生的黃金時代。這期每隔十年個人有不同的發展,所擔當的角色也會不斷的改變。每經一次改變個人必須經過再社會化及重新調適,其中尤以二十歲至三十歲第一個階段變化最大。 ◎親密對孤獨(p.132) 人生週期理論第六個時期,特質是親密─孤獨。成人必須將其本身的意識與他人的意識相融合,才會達到親和的關係。成人從接受父母撫育,轉變到擔當父母,這時期可能發生的危機是夫妻之愛以及職業調適兩方面,倘若成人不能將其整個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相融合,就會產生孤獨感。指個人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或加入社會團體,這是個人社會地位的表徵,通常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社會參與較一般人多。另外社會參與也與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水準、職業性,以及人格類型均有關係。在人生過程中,以成年期及中年期的社會參與最多。 ;◎職業調適(p.132) 成年期及中年期都有職業調適的問題,在成年期有職業調適不良的問題,如新近工作人員調適不良的導因、職業母親的困擾、單身條款的復熾等; 而中年期則是有轉業或退休後再就業以及兩性職業調適的問題等。 ◎再社會化(p.134) 係成年期的行為,當所擔當的新角色完全不同於原來的角色,個人必須改變原來社會化的模式成為符合新角色的社會化模式。 ◎角色期盼(p.137) 係指對某特定角色的期望。社會對於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期望標準,藉此,社會能規範並導引人類的行為。角色期盼與社會及文化所贊許的行為有關。也就是說成人行為在社會文化觀點下必須「適合其年齡」,這就是成人的角色期盼。 ;◎社會參與(p.138) 指個人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或加入社會團體,這是個人社會地位的表徵,通常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社會參與較一般人多。另外社會參與也與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水準、職業性格類型均有關係。在人生過程中,以成年期及中年期的社會參與最多。 ◎社會流動(p.138) 是指社會地位的改變,係社會分子由一團體移至另一團體的現象,通常可以分為橫的流動與縱的流動兩種。前者是指流動的結果雖然其位置更換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