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层干群眼中的美丽乡村建设
公共管理 党政干部学刊2014 年第7 期
基层干群眼中的美丽乡村建设※
———安吉、永嘉、高淳三县区问卷调查
吴理财
(华 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
[摘 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别从农村卫生环境、村庄文化生活、“美丽乡村”的具体
建设等方面,考察基层干部群众对当前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的态度、需求和意见。 同
时,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农民传统生活习惯、乡村社
会个体化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还存在行政主导推动、建设内容单
一和同质化等问题。 为此,作者建议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充分
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美丽
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尊重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内涵,促进
“美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坚持城乡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跟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参与;城乡统筹;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D668 A 1672-2426 2014 07-0067-09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 的看法和要求,课题组在2013 年暑期跟随国务院农
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领导到浙江省安吉县、 永嘉
早在2008 年,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情,提出了 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等地调研时委托当地农村
“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两年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 综合改革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9
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 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 份,其中,安吉县样本数为 167 份( 占44.18% ),永嘉
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 县样本数为45 份( 占11.90% ),高淳区样本数为 166
如今,安徽、广东、江苏、贵州、广西等省区也在积极 份( 占43.92% )。
探索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但在许多地 表 1 是这次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被访对象涉及
方,“美丽乡村” 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并自上 乡村干部、 农民、 农村事业单位职工等不同职业群
而下推动的, 它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 体;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5 岁,以中青年为主(21~50
的期待和要求呢? 对于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他们又 岁之间的占72.87% ); 家庭平均年收入79072.37 元,
是如何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 他们的所思所想是 人均年收入24926.04 元,但收入结构总体趋向分散,
什么? 人均年收入不足 1 万元和超过 4 万元的分别占
[作者简介]吴理财(1970- ) ,男,安徽潜山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调
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文化治理研究。
※本次调查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 得到了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
0430 )的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 10ZD&018 )的一项成
果。 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