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旅游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学旅游方案

“岭南大课堂、修学到韶关” 修学游策划方案 以中学课本及课外读物为主线。走进课本、活化教学,口述历史、再现情境。提高国民素质,提升韶关知名度、美誉度,深度开发韶关旅游市场。 一、对象: 以国内中学生为主,尤其是韶关、珠三角地区的中学生。 三、学制: 中学六年完成。实行学分制(修满为100分)。完成规定学分(80分)即核发《韶关修学结业证》和铜牌。 四、课程(科目): 首批选择“韶关市修学旅游定点单位”19个。 哲学(2景点,10分): 修学内容:佛教、禅宗与六祖 修学景点:南华寺 景点介绍: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重点寺院。 南华寺所以名贯中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相传初祖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经数代后再传于惠能。 惠能俗姓卢,是广东省新兴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惠能在24岁那年来到湖北黄梅东山寺出家,拜五祖弘忍为师。弘忍认为惠能见性深透,根器不凡,决定传之于衣钵。惠能于是来到韶州曹溪,大兴土木,修寺建庙。并在此传授南宗禅法达37年之久。 惠能将禅宗发扬光大,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惠能也因而成为禅宗实际上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惠能经过六代,故而把惠能称为“六祖”。 建国以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过南华寺。毛泽东对禅宗和惠能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曾多次索看六祖惠能的《坛经》,有时外出视察时也带着。1958年,在北戴河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还专门谈到过惠能,说惠能和尚“不识字,很有学问,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的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1959年,毛泽东在同班禅大师谈话时,又一次谈到了惠能。他说,佛经可以分为上层和劳动人民两个部分,而“六祖惠能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 游学要点: A、毛主席关于禅宗和六祖的论述, B、佛学常识。学习了解党的宗教政策; C、南华寺内若干相关参观点。 指导教师:XXX 学  分:5分 修学内容:佛教的云门宗与虚云和尚 修学景点:云门寺 景点介绍: 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由云门宗始祖六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   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庄严雅静。云门寺至今仍保留着一批珍贵文物,如两块南汉大宝元年(957年)的石碑。这两块千年古碑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3年,云门寺被定为全国重点寺庙。   云门寺历代多次修葺扩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3年由104岁的虚云老和尚主持完成的。 虚云和尚以百岁之躯,率众披荆斩棘,挑土筑堤,自烧砖瓦,改移寺向,经五年艰苦努力,共建成堂、阁、殿、楼、厅、库、寮、塔等108间,建筑面积达7300多平方米,1949年基本竣工。 虚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伟大的智者,在重建云门寺的同时,他认为:今后佛教要想不被淘汰,只有生产劳动,自给自足,才是惟一出路。他购置田产,在云门寺开办“大觉农场”,领导寺中长住僧人开展大规模的农业劳动,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此,虚云大师“农禅并修”的佛学思想,光照云门。 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为名誉会长。1959年10月17日老和尚在云居山圆寂,世寿120岁。 游学要点: A、虚云和尚与韶关 B、农禅并修的云门寺 C、适当参加农事活动,了解农业的基本常识 指导教师:XXX 学  分: 5分 2、文学(3景点,15分): 修学内容:唐诗与张九龄 修学景点:张九龄墓园及风度路; 景点介绍: 张九岭墓园在韶关城北郊的罗源洞山麓,有一处张氏墓园,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就安葬在这里。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他自幼早慧,7岁能文, 24岁考中进士,曾居相位三年。 张九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江南籍的宰相,也是第一位在诗坛产生重大影响的岭南诗人,他的著名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至今为人们广为传唱。 张九龄一身正气,他不顾个人得失,向皇帝谏言不要任用奸臣李林甫,预言安禄山将要谋反,主张杀了他,因此在在官场上屡屡受挫、三起三落。可贵的是他在人生低潮时从不气馁,在被迫“告病南归”后,还为家乡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开通大庾岭新路,打通南北交通,造福于千秋万代。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张九龄回乡扫墓,因病逝世于其家中,享年63岁,被溢为“文献公”。 张九龄虽然离开了权力中心,但他的风度深入人心。唐玄宗每逢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死后仅仅15年,发生了“安史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