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据WTO和世界银行报告
据WTO和世界银行报告,自经济危机开始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快速增加。2008年10月以来,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大约有89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出台,其中仅四月初的伦敦20国峰会后就达到23项,WTO统计的数字甚至更大。自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后,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加,保护主义有很多种面孔,增加关税仅仅占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约1/3。补贴带来的竞争和贸易扭曲效应成为最大风险。
一、当前经济危机中的保护主义倾向
(一)提高关税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数据,本次危机开始前,世界关税稳步下降,从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和日本到新兴市场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都是如此。然而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有些国家正在计划提高它们的关税或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从2008年11月起,俄罗斯临时提高了关税,为期9个月:钢铁产品提高到15%-20%;小汽车到30%,卡车和公共汽车为25%。在土耳其,各类钢铁产品的进口税自去年底也出现了增加趋势,从当时的5%提高到现在的15%。印度在2009年初也对先前的税率进行了调整,各类钢铁产品的关税定为5%,进口大豆的关税为20%,还完全禁止了市场上的中国玩具,借口是这些玩具不符合他们严格的健康和安全标准。阿根廷和巴西正在讨论提高南方共同市场上酒、皮革、乳制品、木制家具和纺织品的关税。
来源:UNCTAD 2008年统计手册
这种提高关税的做法在法律层面是可行的,因为有“约束差额”( binding overhang 即低于WTO约束关税的部分)的存在:在过去几年里,特别是新兴市场自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单边降低了自己的关税水平,而这个水平低于WTO允许的水平。例如,2007年对非农业产品征收的关税在巴西是12.5%(而最大允许值为30.8%),在印度是11.5%(允许值是36.2%),印尼是6.7%(允许值是35.6%)。这些国家可以很轻松地提高它们的关税作为对工业化国家保护主义措施的报复——特别是可以在降低关税平均水平的同时在战略性产品上保持高关税。只有到多哈回合谈判结束,那时约束关税才可能固定在较低水平上。
来源:2008年WTO关税介绍,非农生产;UNCTAD 2008年统计手册
(二)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
由于国际协议限制了各国提升关税的空间,因此保护主义措施更多地是采用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它们不是税收,却能起到相同的效果。非关税壁垒中分直接和间接壁垒。直接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目的是战略地、系统地保护国内生产商,主要包括复杂的清关手续、滥用反倾销措施、歧视性税收及许可制度、歧视性的公共采购体系和对某些特定行业的补贴。相较而言,间接贸易壁垒服务于不同的政策目标。主要有技术多样化、环境、社会和消费者保护标准、卫生和检疫规定(SPS)以及知识产权(IPR)的保护和强制执行。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两种保护主义措施在各国都得到应用。
一是滥用反倾销措施。同2007年相比,2008年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也出现大幅跃升,增加了31%(从143例增加到188例)。这与2008年下半年出现的危机相契合,这个数字较上半年同比增加了24%(从84到104)。这种增加完全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增加76%,从50例到88例),因为同期在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数量实际上出现了下降。印度在这方面尤为活跃,占2008年下半年总量的40%(104例中的42例),其后是巴西,为15%(104例中的16例)。
危机发生之初,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明显多过宣布的调查数量(增加了55%,从47例到73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施措施的数量都出现了增长;前者(增加70%,从20增加到34)事实上比后者(增加44%,从27增加到39)更为活跃。自2009年4月初的伦敦20国集团峰会以来,新增的23例贸易限制措施中有19例与反倾销有关。
来源:2008年世界经济自由度年度报告,世界银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
危机之初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的增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WTO的反倾销协议为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提供了机会,它规定外国公司在一个出口市场以低于国内或其它出口市场的价格销售其产品(倾销)并给出口目的国的国内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时,可以进行反倾销调查或实施反倾销措施。另一方面,各国为了保护国内行业免受国外竞争,即使在外国竞争者没有倾销产品时,该国也可能会使用反倾销措施,这就形成了直接非关税贸易壁垒。
来源:世界银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
二是补贴竞赛。在一个国家的行业政策中为国内生产商提供补贴属于直接非关税贸易壁垒。在需求不振的时候,很多国家会采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人们通常低估了这样一个事实:为国内公司提供补贴达到的效果其实与提高进口关税差不多。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间有爆发补贴竞赛的风险,后者可能会出现预算紧张的状况。
当前,工业化国家已经为汽车行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