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区临终关怀 图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社区临终关怀 图文

第八章 社区临终关怀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我国传统的死亡观 (一)、儒家的死亡观 儒家认为:生则重生,死则安死 儒家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信天命”是其核心内容 (二)道家的死亡观 老子认为:“出生入死”。 庄子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 我国传统的死亡观 (三)、佛教的死亡观 佛教论死,讲的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 佛教提出的人生是苦海,尘世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来世进入“天国”,轮回再生,才有欢乐和幸福。(天葬) 如何缓解对死亡的恐惧呢?西方人主要采取了灵魂不朽的态度。 这种观念成为基督教的极为重要的思想。 死亡 (一)死亡的本质 死亡的后果有二:一是死亡是生物学生命的终止,二是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终结 有的人进一步提出把死亡定义为:“身体的生理系统不再构成一个整合体”,或“整体的有机体功能之永久的丧失”。 另类的的定义,如“万物之灵的死亡”,“意识永久的消失”等。 死亡是个体生命终结和自我意识的丧失,是不可逆的过程。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濒死期 1、 尸冷(algormortis) 分期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 2、尸斑(livor mortis) 3、尸僵(rigor mortis) 4、尸体腐败(postmortem- (一)濒死期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这时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丧失或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 此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病人生命尚处于可逆阶段,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 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二)临床死亡期 此期的主要指征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 此期一般持续5~6min,但在低温下,可延长达1h或更长 (三)生物学死亡期 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不能复活。 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以心肺功能停止作为死亡标准的弊端是什么 现代人工维持心肺功能的技术和药物的应用,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经抢救可以复苏,甚至痊愈出院,这显然与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标准有矛盾。然而,某些已经丧失脑功能而实际上已经死亡的病人,也能在生命维持装置的监护下,心跳和呼吸维持很长时间,这无疑又浪费了卫生资源。加之,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需要新鲜的供体,而心跳、呼吸停止一段时间后器官已不再新鲜,影响其成功率,但脑死亡的病人心脏可以不停跳,故而以脑死亡作为人的死亡标准无疑有利于器官移植。总之,与脑死亡标准相比,心肺功能停止的死亡标准有不少弊病。 安乐死 1986年6月23日,王明成的母亲夏素文因肝硬化晚期腹胀伴严重腹水,被送往汉中市传染病医院。 看到母亲痛不欲生的惨状,王明成和妹妹要求主治医生蒲连升对其母亲实行安乐死,并在处方上签名。 这是中国第一例安乐死案件 安乐死开始走近我们的生活,并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一、临终关怀 1、临终:是临近死亡的阶段。凡是由于疾病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趋向终结的状态,濒临死亡但尚未死亡者,谓之临终。 临终病人的时间界定 美国:60天内 日本:2-6个月 我国:2-3个月 归纳为:2-6个月的存活期为临终病人 临终病人包括 各种主要脏器功能衰竭的自然衰老 各种意外伤害 生命垂危无抢救意义者 无治疗意义的癌症晚期患者 慢病终末期病人 二.临终关怀:是有组织地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 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生命得到尊重,症 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 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 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二)、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 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为桑德斯博士(D.C.Saunders)。 1967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开创了现代临终关怀之先河。 此后临终关怀服务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 我国临终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