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永宁县闽宁镇扶贫工作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永宁县闽宁镇扶贫工作总结

XX永宁县闽宁镇扶贫工作总结  “如果不是村里组织捐款,帮我们家买牛,‘贫困户’的这顶帽子不知还要戴多久。”4月11日,在闽宁镇福宁村贫困户爱心捐赠仪式上,福宁村村民马学平的妻子激动地说。当日,为了帮全村最后一户贫困群众脱贫,福宁村联系永宁县扶贫办、永宁县水务局等部门、企业为其捐款34800元,用于购买扶贫母牛,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脱贫致富。  今年40岁的村民马学平在去年的一次意外事故中下半身瘫痪在床,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马学平的吃喝拉撒靠媳妇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因为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由于马学平的情况比较特殊,产业扶贫无法实现,我们最终决定通过捐款的形式帮他家购买两头扶贫母牛,以实现脱贫。”福宁村村书记杨登福告诉记者,两头牛通过繁殖一年收入可增加一万元以上,这样马学平家的经济困难就能得到缓解,福宁村也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福宁村是永宁县最大的一个村庄,全村18534人都是来自西吉、海原等地的移民。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福宁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如今福宁村二、三产业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个体工商户超过300家,枸杞、葡萄产业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XX年,福宁村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摸底,共筛选出253户贫困户,随后对症下药,通过牛羊养殖、葡萄种植、劳务输出等产业扶持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共有252户群众脱贫。  闽宁镇镇长马跃林表示,福宁村为今年全镇79户群众脱贫打响了第一炮,为了不让每一户贫困户掉队,今后闽宁镇将举全镇之力,按照“精准识别、因人施策、合力攻坚、稳定脱贫”的要求,通过开展“4+2”(即实施“4头肉牛托管分红”脱贫工程和“1栋设施大棚分红”脱贫工程,以及“1座小型光伏电站发电收入”脱贫工程)行动,确保全镇其余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期脱贫,并助其致富。  5月底,记者在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蘑菇种植大棚里见到万军红时,他正在学习种植技术。“全家6口人只有我一个劳动力,生活艰难。现在我每天边学技术边打工,一天能挣70元钱。等条件成熟了我也承包几栋大棚,这样年收入还可以增加一些。”万军红兴奋地说。他还不知道,近日县上为闽宁镇76户贫困户脱贫准备了三道“硬菜”呢。  永宁县在闽宁镇大力推行“一户四牛一棚一电站”的“4+1+1”脱贫模式:为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壹泰牧业每户托管4头肉牛,每户每年享受分红8000元;为每户在盛景光伏科技公司种一栋大棚,每户每年享受分红10000元;通过光伏小镇建设项目,采取“企业担保+被扶贫户+政府贴息”的模式进行光伏扶贫,保证扶贫户5年内每年收入不低于10000元,25年内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今年年底前完成二期1800套光伏电站的建设,届时原隆村将实现XX户光伏扶贫项目全覆盖。  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钱冬表示,通过精准扶贫,全镇贫困户每户每年至少有28000元的最低收入。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镇上将通过提高养老金、低保档次、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措施进行兜底脱贫。通过“企业扶贫+脱贫基金”的兜底模式,为56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一次性缴清养老保险,使其终身受益永久脱贫。   XX年,闽宁镇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350元,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12700元,精准扶贫把闽宁协作移民扶贫示范镇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1月25日,银川市委副书记、银川市推进闽宁镇建设发展工作队队长杜银杰带领市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对闽宁镇建设发展及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并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杜银杰强调,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突出精准化、具体化,加快示范性产业向带动增收转变转换,通过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持续带动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切实把闽宁镇打造成移民扶贫样板镇。  “香菇已采了几茬?销售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在昌盛光伏科技示范园区,杜银杰走进扶贫承包大棚,与承包户亲切交谈,详细了解香菇、郁金香等作物种植、销售情况。原隆村移民马世荣说:“一栋大棚平均有1XX多个香菇菌棒,平均一公斤能卖10元左右,一年一栋棚卖4万多元。”杜银杰要求企业要加大宣传推广和技术支持力度,让更多移民群众参与到设施农业中,主动学技能,积极促增收。调研中杜银杰一行还来到宁夏财富源长毛兔繁育基地进行了调研。在听取了闽宁镇XX年建设发展工作汇报后,杜银杰对闽宁镇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宁县按照“四个样板”的要求,加快推进闽宁镇建设,无论是镇区面貌、经济收入,还是干部群众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再接再厉,接续发力,由目前的建设阶段向产业发展转变,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单一产业向多元化转变,切实推动闽宁镇建设。杜银杰要求,要抓好产业培育,依托扶贫产业园积极引进成长型、实力强的企业,带动移民就业、产业转型,加快旅游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