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学家介绍
CONCENTS
目录
培根
卢梭
夸美纽斯
裴斯泰洛齐
01
02
03
05
康德
04
CONCENTS
目录
赫尔巴特
洛克
陶行知
06
07
09
杜威
08
培根
1
培根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F-Bacon,1561--1626)
是英国革命前一度活跃于英国政治界、学术届,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文豪,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教育的重要哲学家。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
代表作: 《论说文集》《新工具》《新大西岛》《论古人智慧》
培根经典作品
2
3
4
5
6
7
《新大西岛》
1623年,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构想了“所罗门宫(Solomon’s House)。
(一 )所罗门宫——理想大学的雏形
(二)所罗门宫的设施
(三)所罗门宫的成员的分工
(四)所罗门宫对人才的培养
1.提倡学术自由
2.提高学者的待遇
3.提高学者的社会地位
4.人才的培养
5.交流与协作
所罗门宫又名“六日大学”
培根的教育思想
ADD YOUR TEXT
DD YOUR TET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夸美纽斯
2
夸美纽斯简介
夸美纽斯的经典作品
《大教学论》(1632)、《母育学校》(1633)《泛智的先声》(1639)、《世界图解》(1654)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
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本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地位: 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
教育思想
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普遍的秩序规律或规律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普及教育
提出同意学制,按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提出教学原则
卢梭
3
卢梭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
经典作品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教育思想(自然教育)
康德
4
康德简介
经典作品
教育思想
接受了卢梭的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注重儿童早期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强调道德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推崇苏格拉底的方法,以训练儿童的理解能力。身体、道德教育学二维划分。
裴斯泰洛齐
5
简介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1780年出版的《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概括了他的教育必须顺乎自然的理论。
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隐士的黄昏》、《论教学方法》
教育思想
提倡学校教育家庭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心理化
洛克
6
简介
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这一时期洛克还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创作。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许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教育思想
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
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
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至于德育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