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政治第二单元珍爱生命自立自强复习考点背诵本.doc

广东省2018年中考政治第二单元珍爱生命自立自强复习考点背诵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珍爱生命 自立自强 第三课 珍爱生命 实现价值 1.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脆弱的;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2.青少年应如何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1)珍爱自己的生命,应做到:①当生理和心理出现病患时,要顽强战胜它,对自己身心健康负责。②当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要坚强勇敢、团结互助。③当遇到挫折时,要磨砺生命的意志,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2)珍爱他人的生命,应做到:①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②要依法律己,不去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3.青少年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理想。②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③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积极进取,掌握本领,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目标。 第四课 自尊自爱 自立自强 1.自尊、知耻、虚荣的表现 表现 结论 自尊 ①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②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自尊的作用:①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②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③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④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⑤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知耻 有了羞耻心,①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活着。②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③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④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自尊始于知耻 虚荣 ①过高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成就。②只是通过表面和形式上的浮华来博得人们的称赞。③爱自吹自擂,不肯承认自己的不足 自尊不等于虚荣 2.怎样做到自尊? ①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正确看待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②对自己不恰当、不适合的行为感到惭愧,感到难为情,知道羞耻,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③不图虚荣,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议论。④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想要赢得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⑤尊重自己的人格,不做丧失人格、有损人格的事,拒绝卑下,洁身自爱。⑥自尊要适度。 3.人为什么需要自立?(自立的重要性) ①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要求我们自立。②自立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③自立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进步。 4.我们怎样培养自立能力? ①向榜样学习,增强自立意识。②克服依赖性,增强自觉性。③懂得安排管理自己的生活。④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①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知难而进、顽强拼搏。②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③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④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离不开强大的自强不息精神。 6.怎样才能自强? ①树立正确的理想,志存高远。②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③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④向榜样学习,向自强人物学习。 7.自信与自卑、自负 表现 结论 自信 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自信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 自卑 自卑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评价,会侵蚀一个人的勇气和信心,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自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 自负 自负是对自己的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会使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看不起别人,失去朋友 自信不等于自负 第五课 自我控制 明辨是非 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表现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好奇心 人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 好奇心是人生拓展的原动力 过于强烈的好奇心,会使我们疯狂地去冒险,会使我们陷入黄、赌、毒的深渊 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 盲目地从众,参加一些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中,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青少年怎样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盲目从众? ①树立远大理想,制定具体、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从小事做起(行动角度)。②加强意志锻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铸造良知标尺,学会理性选择(心理角度)。③学会交往,明确青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高雅生活情趣(道德角度)。④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抵制不良诱惑,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法律角度)。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①明是非、辨善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